第0554章 钓鱼(2 / 2)

加入书签

他离开陈乐天办公室,回到了二楼自己的办公室。

说定了?有这么容易吗?向天亮心里冷笑道。

向天亮舍不得的是经济开发区,对于这一块,他是志在必得。

他要钓鱼,经济开发区就是鱼,他得把它钓到手。

钓鱼首先要有耐心。

而钓鱼的基本要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做饵与下钩,单从鱼饵的选择或制作而言,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如要钓的鱼爱吃什么食,即要针对的人或事或物用什么能够激起其欲望,即鱼饵是否更能奏效等等,下钓要找对合适的“鱼塘”即场合及合宜的时机,第二步是守竿,这个阶段一要有耐心,为人不可急功近利,不能一下钓就想见到鱼,二要冷静,给“鱼”一点点“甜头”还不足以使其上当,也许对方是在试探是否安全呢,最后才是收钩,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到嘴边的肉却沒吃到的事情大都在这个时候,此时务必要深藏不『露』,一旦稍『露』狰容或过于急促,便会功亏一篑,老于世故者,定会随机收放,张驰相宜,吊足对方胃口,让钩进嘴更深,钓得更牢。

钓鱼的战术又是多种多样。

比方说,放长线钓大鱼,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驰,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人心的『操』纵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來临。

这说明人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环节上,日后收不回老本。[]官道554

又比方说,即使是钓到的鱼,也要喂食,俗话说:“钓到的鱼不用再喂食”,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态,他们的人际交往非常急功近利,这种短视完全违背了钓大鱼的原则,试想,一条小鱼你连鱼食都不去喂,怎么会长成一条大鱼呢。

无事之时能找朋友,所以,一旦有事时,朋友马上就來帮忙,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才是最佳的人情投资。

当你发生了一种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你后來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來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都沒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过唐突了?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会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国人讽刺临事用人,最简练的话语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这是十足的目光短浅,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危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总之,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人际交往中,多注意对周围的朋友同事做点感情投资是值得的,说世俗一些,你现在钓不到大鱼,就应该对身边的小鱼來一个“全面撒网,重点培养”,为自己创造一个日后发展的人缘基础,如果总是抱着“钓到的鱼不用喂食”的平庸态度,很可能落个众叛亲离,大鱼钓不到,小鱼苗也都让你饿死了。

还有,保持鱼对鱼饵的“胃口”,也是一个好方法,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來,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下钩要慢,收钩要缓,鱼饵更不能让鱼儿吃够吞饱。

至于钓鱼过程中的细节,更是马虎不得。

钓鱼的时候,要随时保持警觉『性』,认识各种不同的时机,该认真的时候,该细心观察和态度和缓的时候,该给予或索取的时候,等等,也就是说,必须注意到各种稍纵即逝的时机。

同时,要象猎人般地深藏不『露』,面对机会來临的时候,切不可直率地表『露』出自己的愿望或动机,要很有用心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让鱼儿感到焦虑不安。

还有一条钓鱼的基本常识切不可忽视,就是见饵不见钩,用借來的钓饵引鱼上钩,往往能使其见饵不见钩,这是因为,除了人爱占便宜的因素外,人们对于分而食之、瓜分肥肉有着特别高的兴致,如此这般的心理,正是他们自投罗网而趋之若鹜的原因。

向天亮不是君子,因为他明白,官场就是江湖,这里压根就沒有君子生存的土壤。

要想钓鱼成功,还得有基本的工具,鱼杆,鱼线,鱼钩,鱼饵。

鱼杆,应该由秘书丁文通來担任。

鱼线,县政『政府』办公室主任罗正信最合适了。

鱼钩,就由国泰集团公司滨海分公司來担任了。

鱼饵,应该是那个尚在腹中,还沒有抛出去的,关于国泰集团公司滨海分公司收购一批县属亏损企业的计划。

想着想着,向天亮胸有成竹,坏坏的笑了起來。

他妈的,你陈乐天不仁,咱向天亮就能不义。

你有“天”,我也是“天”,你敢乐。乐天,我就敢让天亮。

谁怕谁啊。

……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天亮想了许久。

然后,他把丁文通叫进來,如此这般的吩咐起來。

推荐佳作《官场桃花运》book/417229.html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