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华决心(1 / 2)

加入书签

然后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这些地方,气候算不上恶劣。并且族群关系,也比较和谐。避免了大规模的,同类相残。

再加上当地矿产极多,有很厚的工业基础。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算低。如果收复城市,可以极大的,解决幸存者的物资难题。另外这些沙地,是天然的屏障。可以有效的阻隔华北、东北平原的丧尸群,大规模北上。

若论哪些地区最适合营建大型避难所,最可能成为安全区的话,一定是这些沙漠相互交叉的内蒙、宁夏、甘肃等省份。

至于地底!山野道人并未展开分析,只说挑选的地点,因注意地理环境和宜居条件。毕竟建在地震区或地下河流经的地方,是很容易出事的。

除此以外,工程量,物资储备,也都是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大海的话,山野道人比较推崇。论可行性,也是最高的。只要有一艘坚固的大船,充足的物资储备,就可以在海上自由驰聘。从根本上,避免了与丧尸接触。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试着收复小岛。不说获取物资,就说利用岛上的耕地,就可以自给自足,自食其力。从长远考虑,也有利于延续人类文明火种。

毕竟总在海上飘着,也不是办法。得过且过的生活,也没有未来。在物资消耗完毕后,出路也就断了。至于什么延续文明火种,就更不用提了。

当然,这是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后,才可以考虑的问题。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

最后就是大江大河。因气候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影响极大,所以不可控力,也极多。隐形的危险,也就是大海的几倍。再加上可供选择的河流,其实并不多。因此只要有机会出海,就不要留在大江大河。

由于时间的限制,山野道人暂时只将目光,定格在华夏。所以很多华夏以外的地区,都没有列举出来。但不少热心的网友,都在下面提议。将外蒙古和外东北,纳入避难所的选取之列。

只是对李华来说,山野道人列举的地点,已经足够了。所以外蒙古和外东北,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就找出一张空白的纸,将山野道人的列举地点,都誊写下来。

并从利弊两点,进行分析。

很快,他就排除了地底!尽管论安全性,地底是非常高的。但李华心下,很排斥这种躲在地下的行为。因为和丧尸交过手之后,他并不觉得丧尸有多可怕。所以他认为,只要有一定的武装基础,就可以将丧尸消灭。那些沦陷的城池,也都可以收回。

到底,他不想将人类的生存空间,拱手让给失去理智的丧尸。

接着排除的,是大江大河。主要是气候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影响太大了。船只在上面航行,遇到的不可抗力太多。并且江河的空间局促,沿河地区,人口密度又不低。

换算成丧尸,就是成千上万。获取物资的难度系数,就极高了。所以他没多做考虑,就将其排除。

不过大江大河周边的湖泊,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千岛湖等大型湖泊,既在地理条件上,削弱了丧尸对人类的威胁。又依托丰富的水产,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物资。

因此避难的话,这些江河湖泊,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