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第20路诸侯苏宁—3(1 / 2)

加入书签

于扶罗,全明栾提于扶罗。东汉末年,南匈奴单于。因为帮助朝廷平定叛乱,而进入中原,期间,他的父亲老单于被杀,他也因为这次叛乱而不得不滞留在中原,军阀割据叛乱开始之后,他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他将先后与袁绍、张扬、袁术等人联合在一起,此后两次迎战曹操,但是都被曹操击败。他所率领的南匈奴各部,曾经一度控制关中大部分地区。即便是在他在去世之后,南匈奴的势力范围更是就此停留在并州地区一带,并为后期刘渊政权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刘渊建立前赵,以及氐族首领李雄建立成汉,都能算得上是五胡乱华的开始。而五胡乱华,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不堪回首的阶段之一。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央朝廷都是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当中逐渐强大起来的。周朝更是通过分封制,将自己所贯彻的农耕文化扩散到了边疆地区。即便到了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也有齐桓公跳出来嚷嚷着尊王攘夷可见。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先秦时代。

即便到了秦汉时期,中央朝廷占据了军事上的优势,也没有忘记,时刻将北方的匈奴当作国防安全上的顶级隐患,为此,汉武帝甚至不惜倾尽全国半数财力物力,也要将凶悍的匈奴人,驱赶到大漠之北。这样的历史进程一直持续到了东汉中期,才勉强算得上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当时的北匈奴被东汉王朝打得溃不成军,而南匈奴则干脆成为了东汉王朝的傀儡政权。

可是正是屈服于东海王朝的这些少数民族部落,在农业文明在治乱兴衰的规律之下,逐步走向衰微的时候,趁乱发起了争夺权力的叛乱。

东汉末年是这样,隋唐末年也是如此。五代十国的征战,竟然也没有历练出一个北方强大的帝国,以对抗契丹人和党项人的崛起。大宋王朝距离近代文明或许只有一步之遥,但却毁在了北方游牧部落的弯刀弓箭之下。

而苏宁现有的蓝图之一,就是防止华夏文明走上任何可能的歧途,他不希望中华文明在一次次的涅槃之中重生,而是直接奔下那蔚蓝的伟大理想,所以,润和可能为将来的文明发展埋下祸患的种子,都会遭到它最为无情的打击。

为此,他甚至丢下了对农民起义军白波军的同情,直接向白波军的盟友南匈奴军队发起了进攻。期间,前任河内郡太守,也就是那位因为蔡邕的到任而不得不离职的王匡,也参与到了讨伐南匈奴的战斗当中去。

王匡原本应该回到他的家乡去,而不是在河内郡停止不前,不过他对董卓专政一事心怀义愤,所以早就准备起兵讨伐董卓,他甚至在蔡邕来到河内郡上任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支军队,可是蔡邕来到这里之后,却立即解散了,他召集起来的这支军队,这让他感到十分不满,并依旧在私底下维系着这支军队的指挥体系。

可是这样一来,这支军队就无法摆到明面上来,更无法名正言顺的同各处得到军饷和粮草的补给,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趁着苏宁讨伐南匈奴的机会,出兵帮助苏宁进攻于夫罗。

他这样做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今的河内郡太守蔡邕,明显就是他苏宁的部下,而且河内郡之中还助长了他苏宁的两个纵队,在他担任河内郡太守期间,他没有像这两个纵队要过一丁点的好处,甚至为了维持地方上的治安,他还曾经多次恳求这两只纵队出兵帮助他维持秩序,虽然大多数类似的要求,都被这两只纵队断然拒绝,理由是是不应该干涉屯驻地的政治事务,但有几次比较规模庞大的盗匪行动,还是遭到了这两支军队的强力打击。一来二去之间,他与苏宁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再像明面上那样生疏了。

当然实际情况也没有亲密到哪里去,所以他还需要做出点样子来,让苏宁同意他可以以河内郡为基地,进行物资和军饷的补给。所以,他和苏宁东西夹击,向河东郡及其附近的匈奴军队和白波军联军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王匡暗中训练士兵已经有段时间了,所以他的士兵在战斗力上,甚至不会逊色于苏宁刚刚召集起来的几支军队,因此,他们的作战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展。大部分河东郡的白波军,都已经选择了向北撤退,而于夫罗所统率的匈奴士兵,更是已经向北撤向了西河郡。

并州是面对北方强敌的重点防御州,所以他所统辖的各个郡县,划分的都比较细致,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屯驻的兵力按照道理来说是应该不少的,可惜的是,随着胡人的逐渐内附,这些原本的边境地方,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活动领域。

苏宁对这种边境胡话现象是保持着较高警惕心的,要知道唐朝统治的300年间,包括西北和东北附近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胡化现象,甚至北京附近一度也成为了胡人的牧场,要不是刘仁恭那爷俩还算能打,恐怕契丹人早就已经趁势崛起了。

而这一次,苏宁更是准备把他们赶出雁门关去,云中郡,定襄郡,五原郡,全部都在他的收付计划之中。

不过王匡可不准备一直跟随着苏宁打回到吕布老家去,所以,在经过第一阶段的战斗之后,他就向苏宁提出了他的要求。

没有想到的是,他得到的却是苏宁易乎寻常的支持。

苏宁不再认可,他可以将河内郡当做击毙来获取足够的粮食和军饷,同时还愿意从凉州体系当中,调拨一部分粮食给他,这让王匡欣喜莫名,知道自己讨伐董卓的大业,有了一个强硬的靠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