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波澜(1 / 2)

加入书签

“季寥,今天我真的很开心,小妹妹好可爱。”慕青脸上全是笑意,看到季寥吃瘪,她开心死了。

季寥没有理会她,更没有生气。反正大家都是抄,他现在更没心里负担了。

只见季寥提笔刷刷在纸上信意挥洒,慕青一开始还笑,她活了几千年,学识当然不差,知道那“远上寒山石径斜”已经是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她可不信季寥转眼间就能写出更好的来。

若是相差仿佛,季寥还是吃瘪。

可是随着季寥笔尖狂舞,慕青的笑意越来越淡,慢慢转变为惊讶,最后干脆什么话都不说了。

而“远山寒山石径斜”这首诗一出,其他人都停笔了,毕竟这些人都很清楚,自憋个十天半月,都想休想写出一首更好的来,何必拿上去丢人现眼。

如果这首诗放在后面出来还好,现在珠玉在前,其他人怎好献石在后。

一时间都静默下来,季寥奋笔疾书更显得突出。

没让他们等多久,季寥便写完,对着慕青得意的看了一眼,任你是几千年的老妖婆,也不知道什么叫真正文抄公的厉害。

他这一眼,本来是嘲讽慕青的,偏偏那女子也在慕青这个方向,误以为季寥挑衅她。她本来抄了季寥的诗,只是想整一下他,还很有些不好意思,现在见季寥嘲讽她,立即就没愧疚了,狠狠瞪了回去。

季寥也瞧见她眼神,登时心下了然,她是误会了。

误会就误会吧,反正看不顺眼他最好,这下亲事肯定就能黄掉。

季寥施施然将诗作交上去。

那念诗的儒生也在等季寥交诗作上来,毕竟都好奇季寥面对这珠玉在前的好诗,怎么还有胆量继续作诗,不怕丢人现眼么。

儒生拿到诗作,就扫了一眼,神色大变。

底下的人都看在眼里,心想莫非这人还真写出可以压倒第一首诗的佳作。

若是一场雅会,有两篇佳作出现,足以名留后世了。他们参与其中,可谓与有荣焉,将来写地方县志说不准还能留个某生之类的词语进去。

儒生却不立即开口,把下面的士子都急得恨不得把诗稿从他手上抢来。

在大家耐心快要消磨殆尽时,伴随着聂县令一声轻咳,只听儒生诵道: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这一首诗里面有秋山、秋树、秋叶、秋风和夕阳,随着最后一问,秋之滋味直接呼之欲出,可谓佳品。但比起第一首诗还是颇有不如。

一众世子本来饱含期待,听完后,不由微微失落。

不过他们都还是知道,短时间内能做出这等七绝,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放眼江州,亦是少有。

还有人疑惑诗中为何会有“袈裟”二字,这时已经有人认出季寥,向周围人解释,那是兰若寺的僧人了悸。大家一下恍然,对于季寥的才情便只剩下佩服,毕竟和尚作诗词再好,名气再大,跟他们亦无什么竞争关系。

顶多有人好奇,为何这位僧人要戴着假发混进雅会里。

更有“聪明绝顶”士子,想着等雅会结束,向了悸大师打听下,这假发哪里买的。毕竟了悸大师这满头乌发,看着实在教人羡艳。

众人议论了一会,突然间念诗的儒生微笑道:“大家别急,我还没念完。”

听到他的话,大家都惊讶起来,心想居然还另有一首,若是质量跟这首差不多,以两首敌一首,倒也算是不落下风。

众人安静下来,准备听接下来的诗句。

儒生继续诵道:

“秋气堪悲未必然。”

他念的不快,众人听完第一句,立时心起波澜。句不算绝妙,但意境着实不错,自古都是秋诗多写悲凉,但此诗第一句就隐隐有前人窠臼的势头。

众人接着听下去

“轻寒正是可人天。”

第二句一出,都不由点头,正好和前面意境接上。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众人心道,果然是好诗。不过都有些可惜,意境虽好,但词句尚不够灵性。

以这两首,敌那首“远上寒山石径斜”,不是不能比,但还是稍显勉强。

他们还没来得及议论,紧接着儒生又继续念诵。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一出,满场俱寂。

若是“秋气堪悲未必然”意境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意境,那么“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首,便将刚才众人心中未满之意补上,而且不能更完美了。

他们细细品味,了悸大师三首诗,一首胜过一首,而且层层铺垫,意境不断拔高,到了最后一句“便引诗情到碧霄”,简直酣畅淋漓。

何况最后一首,字字都是天壤间生成的妙句,一字都易不得。

那“远山寒山石径斜”固然绝妙,但哪有了悸大师这三首诗一浪高过一浪的感觉给人的震撼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