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兴王师(2 / 2)

加入书签

刘欣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位于长安城正中央的皇宫,皇宫气势恢宏,但是内里装饰却极其简朴。

大殿上十六根铜柱没有任何装饰和花纹,更不要说涂以金粉了。刘欣的皇帝宝座也只是一张普通的木椅,只不过比平常的木椅要宽大一些而已。大殿的两侧各摆着三溜桌椅,这是给上朝的大臣们坐的。

过去,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是没有座位的,只有一些德高望重、年老体弱的大臣,才有可能被皇帝赐座,那就算是一种极度的荣誉了。但是刘欣觉得,对大臣们应该更人性化一点。朝堂之上是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大臣们在那里往往一站就是一个上午。这些大臣许多都是文弱书生,而且做到这个位置,很多人也已经不再年轻。不要说一个上午,半个时辰站下来,有些人就已经腰酸背痛了,哪里还能够集中精力商议国家大事。所以,刘欣不仅为他们准备了椅子,还为他们准备了桌子。刘欣这样安排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皇帝走下神坛。

在大汉王朝,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并不需要三拜九叩,但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也已经采取了许多手段。比如臣子在皇帝面前没有座位,臣子上朝不许穿鞋子,还必须小步快跑。皇帝的帽子前面挂着一排珠帘,让皇帝可以清臣子,而臣子却不见皇帝脸上的表情,这些都是为了保持皇帝在臣子面前的神秘感,从而保住皇帝的权威。

刘欣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权威,限制皇权。在刘欣来,为什么皇子们会为了皇位争个你死我活,连兄弟手足之情都不顾了?为什么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点野心的家伙都跳出来想当皇帝?那都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而且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皇帝一言可以令人生,一言可以令人死,他可以为所欲为。如果皇帝是个明君还好,万一是个昏君,则天下危矣,百姓危矣!远的不说,最近的刘志、刘宏这两任大汉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他们的为所欲为导致了天下大乱。如果没有刘欣的突然出现,大汉王朝就真的不再姓刘了。

所以,刘欣一直在考虑通过设立一项制度来约束皇帝的权力,从而让大汉王朝可以尽可能地走得更远。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现在这个阶段显然不可行。因此,刘欣想的是采取内阁制,合理地划分皇帝、内阁和六部的权力,让三者达到一个平衡。同时赋于内阁和六部驳回皇帝旨意有的权力,并且规定皇帝的任期。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年轻的时候英明无比,到了年老以后,往往昏招叠出。刘欣就是想尽量避免这些情况,让皇帝始终保持年富力强的状态。

但是,千百年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总已经深入人心。刘欣想出来的这些东西虽然是削弱他自己的权力,但是要让其他人能够接受,却还要费不少的周章。所以,刘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皇帝在大家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形象,让皇帝走下神坛。

给臣子们提供桌椅是刘欣整个计划的第一步。就这一步,还遭到了沮授、田丰、郭嘉等人的极力反对。最后,刘欣也做了一点让步,将皇帝的宝座又往上抬高了三分。不过,臣子们上朝可以穿着鞋子的事情却定了下来,也不需要他们小步快跑了,唯一坚持的,就是任何臣子都不允许佩剑上朝。

宫城虽然简朴,但实在太大了,还需要许多人手。襄阳州牧府中的丫鬟奴仆都是跟着刘欣一起来的,虽然他们现在还在城外,估计要到中午才能抵达,但即使将他们全部置于宫城内,人手还是不够。何况,这些人当中,丫鬟们可以稍加训练充为宫女,那些家奴却不能留在宫城里,除非将他们全变成太监。

刘欣本来还打算废除宦官制度的,觉得这个制度太摧残人性了,但再次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而且沮授他们已经先期准备了一批宦官。这些宦官以李明和张狗儿为首,另外一些人都是犯官的子弟,被施以宫刑没入宫中。除了这些宦官,另外又补充了一批宫女。估计以后还得逐年征召宫女和宦官。刘欣忽然有些后悔,这个宫城是按照他记忆中后世的故宫来设计的,现在才发现,实在是太大了,要想让这里面住满人,样子非得三千佳丽不可。

不过,刘欣现在没有时间和他们探讨这些制度问题,他的当务之急是与大家商讨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事,也就是继续他在城头上所说的兴王师、讨叛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