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尚书的传说(一)(1 / 2)

加入书签

有一天,“大脚尼姑”又回家看母亲。她母亲说:“你在家给我看着门子,我去走个亲戚。”不承想过半晌忽然下起大雨,她母亲被截在了亲戚家。

“大脚尼姑”一个人在家里,看看天晚了,就披块雨布到大门口来关门。见门洞里蹲着一个年轻书生,问明原因,就把他让到北屋,做了晚饭给他吃,然后送他到西厢房住下。

这个在大门洞里避雨的书生,就是白尚书的父亲白老先生。白老先生在家排行第三,人称白老三。

这白老三生性聪明,喜爱读书,一心想考个一官半职。他的两个哥哥很支持他,为了让他安心读书,二人把农活和家务活全包了下来。

只是他的父亲白老太爷不大同意。白老太爷是个看坟茔地的风水先生。他说:“咱那坟地里没有做官的风水,强求不得!”

白老三不信,非要试试。白老太爷也没再说别的。

这一年京城大考,白老三打点行李上了路。出门时,天气好好的,到了过晌,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就到一家的大门洞里来避雨。

大雨下了一下午,晚上还没停的意思。见有尼姑来关门,说明原因,就跟进了屋里。

灯影下,白老三偷眼看了看那个尼姑,不觉一怔。心里暗暗想道:“天下竟有如此丑陋的女人!”

见家里又只有这么一个尼姑,很觉局促。只吃了几口饭,就在“大脚尼姑”的指点下,去西厢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雨停了,白老三道过谢,抬脚就要走。

“大脚尼姑”不愿意了,拉下脸来嗔道:“看你是个读书知理儿的人,俺才留你宿了一宿儿。你就这么大清白日地出俺家大门,叫俺落个什么名声啊?”

白老三一想:确也是。我俩虽然坚守了“男女授受不亲”,可像这样一个尼姑一个小伙子的住在一个院儿里,又没有第三个人作证,叫人如何说得清楚?

她人虽然长得丑,心却善良。否则,这一晚上自己还不知到哪里去呢?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我何不和她定下终身,也不辜负人家留宿之情。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脚尼姑”。

“大脚尼姑”自是愿意,就羞羞答答地点了头,高高兴兴送白老三上了路。

白老三紧走几日,到了考场。三场下来,连个名次也没排上。自此,把个考官的念头也就打消了。

回到家后,把在路上避雨订亲的事对父亲白老太爷说了。 白老太爷听说女的是个尼姑,人又很丑,一百个不愿意。

白老三见明说不行,就暗暗地和“大脚尼姑”来往起来。

腹内镇凶

白尚书的爷爷看坟茔地看得很准,在当地很有名气。他的三个儿子问他:“你给人家看风水看得那么好,怎么不给咱自个儿看块儿好坟地呀?”

白老太爷叹了口气,摇摇头说:“好风水地倒是有,我看你们都没那份福命,怕你们担当不起啊!”

“那也不见得。兴许有了好风水,也就有了福命。何不让我们试试?”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

白老爷子寻思了半天,说:“咱家那苜蓿地是个风水宝地。你们哥仨谁能在那里睡上一宿,那块地就归你们谁。你们谁就在那里立坟地,谁的后代准能出个官。要是不行,那就是咱家都没那福命。”

哥仨一听,头发根子都炸起来了。谁都知道,那块地很不净面。每到夜深人静,那里就闹鬼。

有说看见过白头发长舌头的,有说看见过青面獠牙的。虽然传说不一,但在那里冻死过两个要饭花子却是事实。为此,谁也不愿到那块地里去干活,只好种上了苜蓿。

为了试福命,老大两口子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睡到半夜,就听远处传来人的喊叫声、鼓乐声、敲锣声和唢呐声。声音由小到大,越来越响。

一个声音说:“怎么这里有生人味儿啊?”

另一个声音说:“走,过去看看,把他们捆起来带走。”

吓得老大两口子赶紧跑回家去了。

第二天晚上,老二两口子也硬着头皮去了。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也没有睡到天明。

第三天,轮到老三,也就是白尚书的父亲了。白老三见两个哥哥都在半夜被吓了回来,更胆怵了。

不去,又不死心。就偷偷地把“大脚尼姑”叫来作伴。

这时,“大脚尼姑”已经怀上了白尚书。二人睡到半夜,同样听见人的喊叫声、鼓乐声、敲锣声和唢呐吹奏声。

一个声音说:“怎么这里有生人味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