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和尚住庙里1(1 / 2)
精舍道场
在佛教最初创始时,主要过云游天下、居无定所的清苦生活,以乞食果腹,在树下安睡。但是,随着佛教影响的日渐扩大,僧人说法和居住的寺庙就出现了。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不久,在他成道的摩竭陀国,一位名叫迦兰陀的长者将自己的竹林奉献给他;后来,频婆娑罗王在这个竹林里为释迦牟尼建立一个道场,称“竹园精舍”。释迦牟尼生前多在这里传道。之后,在释迦牟尼经常去传道的舍卫城,富商购买了祗陀太子的花园,并赠与佛作为传道的场所,称“祗园精舍”。这两处精舍是佛教最早的寺院。从佛书的记载知道,这些精舍的规模十分宏大。据唐代僧人道宣记载:祗园精舍占地80顷,东西近10里,南北700余步,有120个院落。它有三个大门,总分东西两大院。西院是僧佛居住的地方,称“道场”。这个院子有三重高墙,四面墙上都雕出神龛,里面有力士鬼神等的雕像。东院是其他诸佛、其他菩萨、比丘、比丘尼、居士居住的地方,也是僧众的生活区,有净厨、井亭、饭食库等。寺院中不仅设备俱全,而且重台楼阁,朱粉相映,十分壮丽。
在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发展,寺院日渐增多。据《大唐西域记》载:在唐玄奘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随处可见。仅摩竭陀国就有寺50余所。著名的那烂陀寺,位于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历代兴建,穷壮极丽”,“僧徒数千,游学名僧,通数将万”。《(释迦方志》)据说那烂陀寺“周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这表明,僧人把寺院作为居住和传道的地方,自佛教创立初的印度就已开始。
佛教传入我国后,最初是以洛阳为传播中心。一些外籍僧人应邀来华,是作为宾客受到接待的。因而从一开始就有固定的住所,称“寺”。
“寺”这个词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而是中国固有的一个名词。自汉代以来,三公大臣的官邸很多称为“寺”。比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等。因此,“寺”在古代中国的原意就是官舍、官署。
据说,摄摩腾和竺法兰因是最早来华的天竺僧人,因此开始被安置在专门接待四夷远国来客的鸿胪寺。后来,汉明帝在洛阳西雍门外为他们建造了“精舍”,让他们安住。他们为了表示不忘本,就将这个精舍称为“寺”,并起了一个名字,叫“白马寺”。因此,相传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
据说,白马寺模仿印度祗园精舍,规模很大。寺中有塔,殿内有壁画。摄摩腾和竺法兰因两人在此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是最早的一部汉译佛经。寺门两旁有摄摩腾、竺法兰因的墓塔。另外,寺院的东面有齐云塔,是后唐时建造的一座木制9层塔。宋代靖康之乱时毁于战火。清代重建,现在还保存着,是一座13层的砖塔。
白马寺年代久远,数次毁于兵灾,也曾多次重建。白马寺是北朝佛教中心,常住僧人多达千人,历代有不少名僧都曾在此居住、传道、译经。如曹魏时的康僧铠、昙谛、白延,西晋的竺法护,北魏的昙摩流支、佛陀扇多,唐代的佛陀多罗等高僧,都曾在本寺译经。
白马寺原来建筑雄伟,今天仅保存了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建筑。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原有的石刻弥勒像已被盗往美国。1928年,寺为军阀冯玉祥所毁。1931年,由上海杜月笙、戴季陶等人出资重建。建国以后,寺院殿堂多次维修,已成为中原佛教圣地。
寺院别称
佛教寺院在中国的名称很多,如伽蓝、招提、道场、阿兰若、梵刹、庵堂、丛林等等。
伽蓝,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是众园、僧院。意思是能生长道芽圣果的地方,是建筑完备的佛教寺院的统称。
招提,也来自梵文,意译四方、四方僧房等,指来自四方的僧众都可住宿的僧房,为僧众共有。在唐代,招提又被作为小寺的别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