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股文章 觊觎美色(1 / 2)

加入书签

把猜测报给书院后, 剩下的事青瑶就没有再参与了, 离第一次季考已经没几天了,青瑶还计划着季考完就立即申请升级考, 所以这几天都在准备中。

而在她不再刻意压制念力增长的情况下,短短几天,她的念力就从之前的举人中阶增长到了快高阶的层次了。如果青瑶去参加进士考试, 那估计考完她就可以在圣庙顺利进阶了。不过一般说来,曲阜书院的学生倒是已经很少有人再采用这种方式进阶了, 而是都选择自然进阶, 这样的进阶方式更能与天地元气共鸣, 对战斗力的增加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另外, 自从发现了青色念力对天地元气独特的亲和力后,青瑶一直在摸索着如何更好的利用它来淬炼身体, 虽说一时半会儿的进境不大, 但她的身体强度也是肉|眼可见地在增长, 增长的速度让敖九煊都不由得惊讶。

……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就到了季考的日子。

曲阜书院的季考和其他考试一样,都分为文道考试和武道考试。黄字院的文道考试有四门, 和进士考试的内容一样, 分别是圣言、经义、诗赋和策论, 共分两天进行。武道考试则是要进入书院的一个专门的武道小秘境里, 时间不定, 约为一到三天。

先进行的是文道考试, 第一门考圣言。

书院的考试和进士试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考试之前只是让所有学生对着孔庙方向行礼,之后就直接开始了。

青瑶看着眼前的试题,有些感慨,因为之前她晋升举人文位时是在文思塔里自然进阶的,所以举人试她并没有参加,算起来,这样的考试她竟有些陌生了。不过这样的念头也不过在她脑海里停留了一瞬,随即她就抛开了这些杂念,开始认真做题了。

圣言对她来说没有一点难度,每天背诵各种圣人经典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在一目十行和强大记忆力的加持下,她的知识量强大的惊人,应对这种考试完全是小意思。哪怕是有一些她略有些不太确定的题目,《十三经注疏》也会及时提示,让她保持着百分百的正确率。

青瑶在做题时发现,曲阜书院不愧是人族的顶尖书院,只是一个季考的试题竟比她之前做过的历年来的进士试的题目都要难,有些知识相当偏,要不是她平时兴趣广泛,涉猎丰富,还真不一定能答得出来。不仅如此,在时间上也更为紧迫,拿经义来说,一般经义考试都要单独拿出一天时间,就算是短一些,也至少要半天(3个时辰),但曲阜书院的考试却并非如此,只留给所有学生两个时辰,甚至愈到高年级时间愈短。这么短的时间就真的很考验学生的水平了。

这一次的经义考试的题目为:“不以规矩”。青瑶略思考了一会儿,决定采用八股文的格式来作答。

她上一世时,“八股取士”一词似乎略有讽意,因为八股文规定了学生在答题时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而不许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当时的读书人只会埋头读书,照本宣科,而不关心时事,哪怕做官后也不会处理政事。但事实上,八股文这种格式在最开始却并不是这样的,它的雏形应该可以算到宋代的王安石,后来,明代的科举考试吸取了王安石经义的形式,并经一代代士子的实践,不断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使文章趋于精致、完美,于是典型的八股文逐步问世了。

八股文是一种严格注重行文格式的应试文体,所谓的“股”,是“对偶”的意思。八股文要求用对偶句行文,每篇经义都分为破题、承题、起议、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部分组成,虽说要求严格,但若是按照这一格式来写,作出的经义却也精彩。最重要的是,套格式速度比较快。

青瑶简单在空白的草稿纸上列出了八股文的格式,然后开始按照格式一点点填写。

首先是破题,因为题目是“不以规矩”,这句话出自孟子的一句话,“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般来讲都是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连在一起说,但此题却只有上半句,所以不能连着下半句的意思一起说,只能在这半句上发挥,所以破题她决定用这句话:“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舆巧矣。”意为有圆规曲尺不用,就仅仅倚仗像离娄的明察秋毫和公输般的技艺巧妙了。以一个比喻来形象立意。

承题就要继续在破题的基础上来描述了。青瑶继续用标准的馆阁体在题纸上写道:“夫规也、矩及,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

再下来就是正式的起讲与入题。青瑶想了想,觉得还是围绕着这半句话的出处来展开为好,所以她在入题一句继续写道:“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