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陈战(1 / 2)
大兴宫御苑,杨侗踏步上岸,杨沁芳像个低眉顺眼的小妻子跟在他的身后,抿着小嘴儿,红着脸,羞羞答答地低下头,含羞带笑的妩媚羞态令人怦然心动。
罗士信略显意外地瞟了这只母老虎一眼,随即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这才目注杨侗,行礼道:“参见圣上。”
“免礼!”杨侗率先向千秋殿方向走去,边走边问:“李尚书怎么会败了呢?”
李靖、杜伏威为首的第十军兵力计有六万,是从几十万精兵、郡兵、民兵之中挑选出来的精悍之士,选拔要求之高,不弱于骁果军,而且每一人都有作战经验,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作战能力或许不如另外九个军团,但绝不弱于李世民最精锐的士兵。
与第十军对峙的唐军,是巴东都督府,在援军未至之时,人数只有两万,武器装备、训练力度高强、单兵素质、士气和作战意志根本就没有资格和隋军相提并论;而从主帅方面上说,大隋这边是李靖和杜伏威、段德操,三人之下是史劲、阚棱、周孝节等水陆大将,反观唐军,主帅是巴东都督府长史高士廉,麾下将领是杨道生、许玄彻、李光度、万瓒、陈普环等原萧铣旧将,这些人有那么强么?
罗士信介绍道:“圣上,巴东秭归县位于长江出口处,地势险峭、水流湍急,河道、陆路都极为狭窄,说是易守难攻毫不为过,所以唐军在两岸岩石上凿孔,系四条大铁索横截江面,阻遏我军战船西进。唐军为了固守峡口,防止我军破坏拦江铁索,并在长江两岸的官道上各设水寨一座,水寨居高临下,由于这一段长江滩涂密布,五牙战舰在这里不能灵活作战,若是强行入江,只会成为唐军水寨内的投石车活靶子,被砸烂、焚烧是必然的结果,是以李尚书、杜将军在水战方面,只能依靠较小的‘黄龙战船’,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黄龙战船虽然灵活自如了一点,可湍急水流也令逆水行舟的黄龙战船西进速度缓慢,再加上船只高度远低于唐军水寨,是以占据险要的唐军以弓弩防御,水陆配合,令拥有极大兵力优势第十军不得寸进;而在陆军方面,水寨同样是处于压制的高度,一寨只需数百士兵,便能将我军拦到水寨以东,同样不得寸进。”
“朕明白了。”杨侗沉默有顷,随即又问道:“然后呢?”
罗士信愣了一下,反问道:“然后?”
“是啊。”
“然后是李尚书、杜将军、段将军他们考虑到我军实战经验丰富,制定了夜袭计划,对唐军执行了疲兵之计,每天晚上敲锣打鼓的水陆并进,到了拂晓时分,就退了回来。他们已经搞了十几天啦。”
“这么说来,李尚书他们明显是在进行试探性进攻,并非大举决战,我军即便出现损失,也不会太大。”说到这里,杨侗恶狠狠地瞪了罗士信一眼:“你这混蛋,还说大败?弄得朕以为全军覆没了呢。”
“问题是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未败过,也从未把战争打得这么不痛快,而且以圣上‘不胜则败’的理论来讲,这不是大败又是什么?”罗士信嘿嘿一笑,心说:我要不是见您的裤裆顶了个大包,怕您尴尬,这才‘谎报军情’把你吓软么。
“你说得好有道理,朕竟然无言以对。”杨侗自是不知罗士信的‘好意’,一听到‘大败’是这么一回事,他那颗悬着的心终是放了下来。
这也难怪李靖他们打了十多天时间,却没发来战报;不过此时经罗士信这么一吓,下面不但软了,塞了好几天的鼻子居然也通了气。
到了千秋殿,三人一起人后侧门进入。
一见就看到杨善会、房玄龄、杜如晦、凌敬、杨纶、谢映登、程咬金站在沙盘之前指指点点,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大败’的凝重气氛。
入殿一问,才知道今天才收到的鹰信,之前并没有得到李靖他们的丝毫消息。
大殿之内门窗俱开,但闷热的晚风吹来,也让人有些难受,可是右仆射杨善会兴致极高,君臣就座之后,他喝了一口冰镇凉茶,这才说道:“圣上,臣认为征伐伪唐之战,我们根本不用担心,也不可能输。”
“说说看。”杨侗有些疲倦的说道。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可也折腾得他很没精神。
“是!”杨善会行了一礼:“到了今天,伪唐国力孱弱,兵无斗志,甚至连武器装备都很紧张,不管李世民如何强势,但他其实也已失去了跟我们决战的勇气。何况,地势之利还给了他希望。他纵然心有不甘却也很清楚,选择防御为上的国策,远比跟我们正面决战损失要小。如果这还不能让他甘心防御的话,‘杀弟杀父’的风声一传出去,他就不能不认真考虑了。我们虽然也不愿意在隋唐之战出现重大损失,但我们豁得出去,只要一年税赋就能把伪唐国力耗干。而李世民却不敢拿国破家亡的后果来当赌注,这就是‘势不如人,不得不认’。据我们的谍者发来的急报来看,自从李世民主政之后,思想也慢慢由激进向保守转变,一旦成功将我军御于国门之外,他便会裁减部分军队,与民休养。臣以为在这一方面,李世民比扫地为兵的李渊做得好,表现得相当稳健从容,并没因我大隋势大而草木皆兵,如若惊弓之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