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向导走出荆棘(1 / 2)

加入书签

一位博士被邀请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有一天他到单位附近的小池塘钓鱼,研究所的两个所长正巧也来钓鱼。两个所长只是本科生,博士开始有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同他们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把他惊呆了。所长要到池塘对面上厕所,一般来说只有从岸边绕过去,但所长放下钓竿后,伸伸懒腰,突然竟奔跑起来冲向水面,健步如飞地就从水上奔到了对岸。过了一会儿,所长又原样回来了。

此情此景让博士心生疑问,但碍于面子又不好去问。接着他又看到副所长也像所长一样从水面上奔向对岸。这一幕简直不可思议。

过了一阵,博士也内急了,要绕到对面需要十分钟时间,回单位又远点儿,博士很为难。就这样憋了半天,他想两位所长能从水上飞过去,他们行,我也一定行,本科生能做的事,自己一个博士还做不到吗?于是他站起身,也向池塘奔去,但很快就掉在了水里。

幸亏两位所长把他拉上来,他们问博士为什么下水,博士疑惑地反问道:“你们怎么能过去,我就不行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告诉博士这其中的秘密。原来,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因为这几天连降大雨,池塘的水涨了很多,正好没过木桩。所长们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看似在水上飞,实际上是踩着木桩过去的。两位所长因为知道木桩的存在,有了经验,所以能轻松跃过池塘,而博士缺乏经验,所以栽在池塘里。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尊重有经验的人,善于向他们学习,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才不会掉到水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比如,在你的团队中如果有比你资历深的人,你不妨去拜师。人猿泰山说过,那是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我们也会经历这样的场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要在荆棘丛生中求生存,就要找个好向导,让他帮助你,把你带出那片荆棘。

麦肯锡非常重视导师的作用,他们认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有某些人在某些地方已经从事过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同事,你只需打一个电话或许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这个人在其他部门甚至其他公司,那么你应该尽可能地发现他们,并且与之取得联系。

在麦肯锡,从分析师到主管经理,每个咨询顾问都被分派了导师监督和协助。这项规定对于初入职场者非常富有吸引力,他们不必再去探索别人探索过的道路,只需直接学习已有的经验和教训,这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还为他们节省了时间。

对此,一位麦肯锡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麦肯锡的第一个星期,公司就为我指定了一位导师。此人30多岁,见面后我们一起到一家著名的意大利餐馆共进午餐。其间,我们谈起公司的工作,谈起不断提升自己的愉悦。我们在一起也就40多分钟,但我感觉收获特别大,从导师那里我获得了大量信息。但此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却少了,甚至我只见过他一次。后来,他被调到墨西哥去开设新的办事处了。这样一来,失去了导师,我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好在公司又为我指派了一位导师。这位导师也是声名显赫,但他的‘学生’自然也多,我也只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所以,我感觉除了他对我的业绩评估所做的事先剖析外,从导师那里我似乎没有更多的收获。

但这并不说明我由此就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不求上进,很多麦肯锡顾问都想在公司获得成功,他们的努力也为我树立了榜样,我也像他们那样努力。在工作中我跟随一个项目经理,就是他把我招进公司的。我们始终保持着良好密切的关系,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我会向他请教,他也会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和建议。当我可以运用自己的专长进行研究工作时,他就想办法让我加入他的团队。他不断地提携我,在分派工作、测评和提升时,他也尽力为我提供帮助。

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到大多数麦肯锡顾问的情况,我也许就是他们的一个缩影。从我们的经历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你要想从导师那里得到帮助,那要看你的运气。如果你想得到指导,那就赶紧去找他们。”

尽可能地与你的导师一起工作,你可以在合作中直观地学习到他的思维方式和执行手段。当看到可取之处时,立即将其记在头脑中,在以后的工作中,它就可以成为你达到目的的捷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