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德州大战(二)(1 / 2)
轰~轰~轰~!
减河一带炮声隆隆,周围的百姓拖家带口的惊慌逃离,他们想不明白,为何突然战争会降临。
复兴军与禁卫军遭遇之后,马上展开了炮战。
在步兵相接前,火炮永远是常规战争的开场白,炮兵的决斗是一个充满战争迷雾的过程。
炮兵的战斗一开始,场面就呈现出一面倒的情况。
满清编练的禁卫军虽然装备精良,但相比复兴军来说,他们的装备还不够看,而且禁卫军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从近代冯国璋率领禁卫军的历程来看,这支说起来极为精锐的禁卫军,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建树。
禁卫军首先在火炮数量上处于劣势,禁卫军虽然有火炮52门,然而大多都是野炮之类的。
反观复兴军,第一师乃是甲种师,是在平原地区大兵团作战的编制,拥有一个重炮旅,装备105、155mm榴弹炮各54门,同时还拥有一个装备速射炮的炮兵团,拥有速射炮54门。
在射速上,速射炮的火力就完虐禁卫军的火炮。
在射程上更加完虐,满清禁卫军的火炮实际上已经是落后的型号了,射程上根本就比不上复兴军的火炮。
炮兵战斗一打响,禁卫军的炮兵就被复兴军的速射炮给打蒙了。复兴军的火炮打得很准,因为复兴军不仅经过了频繁的实弹训练,而且炮兵部队当中拥有很多有战斗经验的德国炮兵。
这次炮战,重炮旅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禁卫军的火炮一开火就被速射炮的火力给淹没了。
虽然这些速射炮发射的是霰弹,禁卫军的一些火炮装有炮盾,但打过去的炮弹太多了。
在解决了禁卫军的火炮后,复兴军的火炮全都静默了,没有继续向禁卫军的步兵开火,因为参谋部一致害怕凶猛的火力会把禁卫军给吓跑。
参谋部直接下令沿减河构筑堑壕,不过参谋部并非是要全部防守,事实证明就算是在一战这样的阶段,在中国的战争依旧是运动战。
中国地方太大了,不可能像欧洲那样一条防线把整个陆地都分成两半,而且双方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
堑壕战只能用在局部防守上。
在构筑堑壕的同时,参谋部命令第一师第二旅向禁卫军后侧迂回包抄,以实现歼灭大部分敌军的目的。
减河对岸,冯国璋看得心里拔凉拔凉的,刚才的炮战太凶猛了,禁卫军的54门火炮报废了43门,只剩下11门还能用,冯国璋心疼极了,连忙把火炮藏了起来,不敢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看到对面的复兴军在构筑堑壕,冯国璋一时犹豫不定。
进攻?
看起来这仗不好打,当从外表上看,对面的复兴军有统一的军装,还有精良的装备,显然不是什么乌合之众,这和冯国璋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出入之大让冯国璋甚至怀疑,这次战争是不是错误的。
不打的话,那撤退?
冯国璋犹豫不定,一时拿不定主意。
冯国璋此人在小事上往往能雷厉风行,负气而行。然而在大事上却不擅决断,常常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这次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冯国璋此时下令撤退,很大可能将逃过一劫,保住听令于他的禁卫军。
在冯国璋犹豫间,两军隔着减河进入对峙阶段。
减河也不宽,干枯的河道也就是二十几米,禁卫军却是靠得太近,结果被对面的狙击手打得心惊胆战。
随着狙击的枪声响起,不断有靠得太近的禁卫军士兵被打死,而其中不乏禁卫军的军官,他们是狙击手重点的狙击目标。
冯国璋见对面的复兴军不主动进攻,心里也放松了警惕。
直到一个小时之后,复兴军第一师第二旅出现在了禁卫军的后侧,冯国璋这才幡然惊醒。
“冯将军,怎么办?”
禁卫军的一群野猪皮军官急得都冒汗了,冯国璋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当中。
冯国璋明白,一旦撤退,整支军队将直接溃败,到时候根本就不用打了。面对这个局面,唯有两种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