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跟农科院的合作(2 / 2)

加入书签

杨树点了点头,仅这一栋大楼,怕是就要耗资巨大。

具体的大楼设计,还得杨树专门找设计公司。

“你规划的农庄有山有水,唯独缺少田,这是不行的。”陈教授指出杨树的一个大问题,“花田、菜园、水产养殖、苗木基地等设施,都要在平整的土地上规划,在山上可完不成。”

“教授的意思,是要将山谷的农田也承包下来?”杨树问。

“最好是这样。山谷农田夹在南北山之间,正是绝佳的好地方,刚好将南北山连成一体。”

杨树点了点头,神情并不轻松。

无论是水库,还是荒山,都是村集体的,承包不会遇到什么障碍。

农田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政策问题,山谷农田牵涉到上百家农户,想要流转出来,就要一一做通他们的工作,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可正如教授所言,不拿下山谷农田,生态农庄就是不完整的。

再难,杨树也要做成此事。

“还有,你的资金可要准备充足,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农庄要全部建成,前期至少需要投入2000万,还不包括后期的经营投入。往后每年,至少要准备300万以上的流动资金。”陈教授提醒到。

杨树再次点头,神情越发凝重了。

要建成生态农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

万里长征,他才走出第一步呢。

“最后提醒一点。”陈教授准备的很充足,“我建议,你现在就拿着荒山承包合同跟水库承包合同,去注册一家农业公司。”

“会不会早了一点?”

杨树还准备明年再去注册公司呢。

“越早注册公司就越早确立品牌,你现在卖猕猴桃就遇到这样的难题吧?如果有公司,这问题根本就不存在。”陈教授解释道。

“还真是。”

聊了这么一会儿,杨树已经是数次汗颜了,如果没有陈教授的指导,杨树的生态农庄之路,怕是要走得磕磕绊绊。

机缘确实是个奇妙的东西。

…………

接下来,两人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敲定之后,在陈教授的引荐下,杨树跟农科院签订了一份代购合同,山庄需要的一应树苗、种猪等,都委托农科院代购。

也只有他们才知道,全国哪些地方的品种最好,最适合江川省。

网购,终究有些不靠谱。

农科院作为“中介”,肯定会从中赚一笔,但是有陈教授担保,双方又有长期合作的意向,就不可能太黑。

而且这只是一个代购意向,不是说要一次性全部采购到位。

像果树苗,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采购种植。中药材更是要等樟树林成规模了,才能开始种植。

野猪等家禽、家畜,也要分批次引进,不是一窝蜂地上。

这么做,除了资金上的压力,还有人员跟技术上的限制,杨树现在基本是个光杆司令,不可能管理的过来。

相关人员只能慢慢雇佣、培训,项目也只能一个一个的上。

所以就算资金充足,生态农庄也不可能一口气建成。

陈教授给的时间是两年。

今年冬天,杨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整地,以及修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于此同时,杨树还跟农科院签订了一份技术服务合同,请农科院不定时的派人到山庄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

陈教授就是农科院的联络人。

这么做,也是便于陈教授在农庄开展科研工作。

杨树这是在变相地拉拢陈教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