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士绅一体纳粮(2 / 2)
让他们为官,只会结党营私,贪图私利,残害百姓,这样的官,要他们有什么用?
“这四个废物,立刻免去进士功名,革去官职,听候发落!”
一道旨意,以李覃为首的四个人,全都待下去了。
这里面就剩下冯家兄弟,他们两个没有参加科举,是靠着恩荫入仕,叶华把这俩人揪来陪绑,是想给他们当头一棒。
事实上冯家兄弟也的确被震撼了,两个人跪在地上,浑身颤抖,不停哆嗦。
柴荣怒气不息,“你们两个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一样味同嚼蜡,空乏说教,连冯太师的一成本事都没有学到,妄为人子!”
被臭骂了一顿,两兄弟只剩下磕头请罪。
柴荣缓了缓,又道:“你们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书法就不错,比那四个东西强多了……你们就先留在翰林院,替朕草拟圣旨,记住了,以后要多跟令尊学,要把书读活泛了。”
这也就是看着冯道的面子,当然了,叶华的作用也不小,两个人才能因祸得福,不但没有被罢官,还成了天子近臣,冯平和冯吉乖乖退到一边,偷着擦汗去了。
现在只剩下柴荣,叶华,李肆三个人。
柴荣怒道:“世家官吏靠着把持科举,将自家的子弟送入官场,朝廷的论才大典已经变成了他们私相授受的工具!这几个人不堪用,其他人也未必如何,朕,朕要废了科举!”
“不可!”
叶华急忙拦阻。
要说科举制的弊端,那是说也说不清。
可是要废了科举,总要拿出替代的办法吧?
叶华自问,哪怕到了一千多年之后,那么多国家,那么多聪明人,依旧延续着科举的传统,采用考试选官。就好像高考一样,骂的人不计其数,可要是废了高考,却找不出更公平合理的方法。
不凭成绩说话,难道靠血统,或者靠金钱?
显然,都行不通!
“陛下,科举不可废,只宜调整。”
“怎么调整?”柴荣道:“眼下世家大族的子弟,占了科举的六成以上,难道朕要降旨,不许世家子弟参与考试吗?”
叶华道:“陛下,臣以为应当调整考试内容,还有,要增加录取人数!”
第一个改进,柴荣很轻松接受了,内容一定要改,他再也不想看到空洞无味的玩意了。可增加录取人数,这就让他殊为不解了。
“叶卿,你是不是说反了?录取人数越多,岂不是让更多的世家子弟进入官场?他们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你让朕何以自处?”
叶华摇头,“陛下,臣以为增加录取率之后,情况会迥然不同的。”
柴荣还是不信。
这时候李肆突然站出来,“陛下,请容草民说几句,冠军侯所言,其实颇有道理!”
柴荣哼了一声,“你跟他都是一师之徒,当然替他说话了!”
李肆没敢还嘴,只是道:“陛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其实自从中唐开始,科举录取的人数就已经不断增加了。”
“哦?那结果如何?你方才不是说,世家大族靠着科举重新兴起吗?”
“启奏,陛下,草民所言,只是事情的一方面,还有另外一方面。”
“讲!”
“是这样的,世家子弟越来越多走科举的路子,使得科举的地位越发尊崇,成为入仕的正途,其他的方法都是偏门。渐渐的,中进士就成了身份的代表,而世家大族,血统尊崇,反而不为人们所承认了。”
李肆笑道:“在世家大族当中,也有人看出了这一点,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他们就支持恩荫,反对科举入仕,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只不过这些人无力回天,五姓七宗的衰败,不只是靠着朱温的屠杀而已。事实上,那时候的豪门大族,已经远不能和唐初相提并论了。”
叶华惊叹李肆的眼光,他总结道:“陛下,扩大科举的录取范围,就是以寒门取代豪门!以中小士人取代大族高第!这么做,对朝廷是有利的。”
柴荣思量半晌,缓缓道:“这个办法不错,只是寒门愿意承担田赋徭役吗?朕总不能杀了几只老虎,换来几群恶狼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