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顾虑(1 / 2)

加入书签

卫国,都城。

作为中州南方的一大中转站,卫都素来以繁华著称,平日往来车队如织,天南海北的货物荟萃。

但是这几日,久居卫都的老百姓们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想要入城的车队被严格检查,想要出城的百姓被挨个搜身,商人、外乡人更是搜查的重点。

便有老人回忆数十年前的某一天,眼睛微眯,语声悠长:“这天,又要变了。”

就在这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时,扬威镖局的总镖头李伯远却易容便装,来到卫都西郊的田庄,与堂弟李仲远秘密会面。

“原来如此。”听完李仲远长长的叙述,李伯远沉吟片刻,才道:“若我所料不错,那四个提早回来的人,必是临时收到了某个重要消息,才不得不改变计划。”

他一边说,一边食指朝上比了比。

李仲远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看见兄长证实这个消息,仍旧心中一凛!

卫宫之中,必定发生了大事!

最有可能的,便是卫公快不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仲远与几位镖头明明活了下来,却不敢明着出现,而是要先潜入京城,探查情况的原因。

因为李仲远怕事情还有后续,他们几个幸存者会成为攻击扬威镖局的利器。

现在看来,情况确实很糟。

一旦卫公病故,大公子就可以“礼法”为由,,在属下的拥护下,一举登基。

届时,曾经与他作对的几位公子岂有命在?

对这几位公子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王位抢到手。顺便预留一套计划,一旦失败,立刻出逃他国。

这等情景,令李伯远极其头疼。

倒不是说他有多忠心爱国,或者体恤百姓,纯粹是因为,一旦宫变,无论哪方都会想到扬威镖局,胁迫他们就范。

原因很简单——扬威镖局有数百镖师,个个都是打熬了十余年筋骨的好手。

他们不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却能影响一次宫变的成败。

“你们不想站队,但又不能不站队。”叶顾怀慢悠悠地说,“这种心态,可不似老江湖。”

此言一出,李伯远立刻明白,堂弟为什么神神秘秘地带个人回来,又不说清楚对方的身份。若非数十年的相处,令他对李仲远深信不疑,怕是会怀疑堂弟被人假冒了。

直到叶顾怀一语点破扬威镖局最大的秘密,李伯远立刻秒懂——眼前这位,是棋手,而非棋子。

若非如此,也不会洞悉扬威镖局的靠山正是卫公本人。

卫国最大的镖局,竟然与卫国王室有关这么深的联系?

这话听上去荒谬极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虽然很多江湖人都不屑“朝廷鹰犬”,认为江湖与朝廷是分开的。朝廷不该插手江湖事,就像江湖不去干涉朝堂事一样。

相信这种言论的人,基本上都不入流的角色。

越往上走,你就越会发现,不管是江湖,还是商场,又或者是思想界,乃至神棍界,都与朝堂密不可分。

在这个动荡激变的时代,权力、金钱、武力与学术,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排在首位的,就是“权力”二字。

一个商人,若是没有官员做保护伞,店铺开得稍微大一点,就会被别人强取豪夺;同样,一个门派,若与朝堂没点瓜葛。哪天“剿匪”的军队开到自家山脚下,你都不知道为什么。

扬威镖局能在南六郡纵横多年,黑白两道的面子是他们自己努力经营的结果,但官府呢,为什么不盘剥刁难,蓄意克扣?

很显然,他们“上头有人”。

但这种事,扬威镖局不能宣扬。

他们私下里借了卫公的势,自然要帮卫公办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这些事情一旦传出去,扬威镖局的名声就要毁掉大半。

正因为如此,李伯远才不希望卫公出事。

依附于最高权力层,行事究竟有多便利,他早有体会。常年与王室家奴打交道的经历,更令他明白,扬威镖局的荣耀,看似赫赫扬扬,实则是建立在水上的城池,一不留神就会坍塌。

想要维持住这份家业,乃至更进一步,就要下对注。

从龙之功在手,就算你不是下一任国君的心腹,看在你足够识趣的份上,或许能维持现在的荣华。

偏偏现在这局势,还真不好下注。

如果按李仲远的说法,几位公子背后浮现得是周边几大国的影子,这已经不是几方势力的争斗,而是几个国家的较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以扬威镖局的家底,还没有左右逢源的资格。人家现在没对扬威镖局动手,大概是收到了一些风声,暂时观望,谁都不愿做出头鸟。

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

一旦局势恶化,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别有用心的人肯定会软硬兼施,先拿住李仲远的家人或扬威镖局的致命把柄,以此要挟,再许以天花乱坠的承诺,让扬威镖局在宫变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

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答应,对方赢了固然好,一旦输了,你就是“附逆”,至少是满门抄斩的命运;

不答应,对方输了还没死,一旦赢了……被下任国君记了小本本,岂有好日子过?

事实上,听完李仲远的描述,李家兄弟都在怀疑。如果卫公不是出事得这么突然,策划屠尽王家的那位“大人物”,是不是也有了针对扬威镖局的下一步计策。

就像他们以馆驿为引,明指何家,实则想要打击何家背后的宰相与大公子一样。“护卫不力”的扬威镖局,也有可能被官府找上,以“谋害朝廷命官”为由,将扬威镖局的几个重要人物关起来。

手握重权的人想要整你,根本就不废吹灰之力。

这就是叶顾怀说的,“不想站队,却又不得不站队”。

李伯远的神色晦暗难明。

他当然知道,叶顾怀敢找上门,就证明对方有把握解决他们的困扰。可越是如此,就越令他提高了警惕。

为解决一桩麻烦,引另一个更大的麻烦上身,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不要这么紧张,我没有恶意。”叶顾怀神色淡淡,语气却带着极强的诱惑性,抛出香甜的鱼饵,“你们想过没有,就算你们勉强度过了这一道难关。但如今天下大势,越来越趋向统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