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探讨(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皮尔逊和塞缪尔完全没有一点轻视苏星晖的意思了,皮尔逊点头道:“好的,苏市长,我很高兴能够跟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苏星晖道:“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欧内斯特公司坚持技术和品质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无论是什么产品,这都是需要首要关注的,消费者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所以希望欧内斯特公司在中国建厂之后,还是不要丢掉这一点。”

皮尔逊点头道:“这一点还请苏市长放心,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丢掉欧内斯特公司的传统,我们一定会坚持技术和品质第一的,我相信塞缪尔先生也是这样想的。”

塞缪尔一脸郑重的点头道:“当然,我作为公司的总工程师,我一定不会在这方面打折扣的,我们欧内斯特公司有着全欧洲甚至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工人,在技术和品质方面,我们不会输给别人的。”

汽车制造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而工业水平跟工业体系和技术工人的水平也是直接相关的,说实话,在这方面,中国跟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的,这是无须讳言的事实。

这是因为,欧美发达国家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他们的工业已经发展了两百年了,而中国的工业才几十年的历史,这跟他们当然是不能比的。

欧内斯特公司的没落,跟他们的保守有关系,但是他们在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的品质方面,并不亚于很多大公司,他们的技术工人水平也是相当过硬的,而这一次侯氏集团收购欧内斯特公司,也留下了大部分技术工人。

苏星晖知道,国产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质量都不如进口车,这是为什么呢?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工业体系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这技术水平,当然也包括技术工人的水平。

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许多合资的汽车厂家,用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汽车零件,但是他们组装出来的整车,质量跟同品牌同型号的原装进口车就有差距,这差距体现在什么地方?当然就是技术工人的水平上了。

苏星晖希望,欧内斯特公司在中国建厂之后,不要被中国同行业的厂商所同化,而是能够坚持他们在欧洲的技术水平和品质,并且培养出一批出色的技术工人来。

中国难以培养出出色的技术工人的原因有很多,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学扩招,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没有谁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考上技校,当工人,这是社会的风气导致的,工人从原来的老大哥,已经成为了受歧视的对象。

苏星晖希望能够在他主政的地方,改变这样的风气。

听了塞缪尔的话,苏星晖点了点头道:“当然,在坚持技术和品质的基础上,欧内斯特公司还应该多多创新,在技术上要创新,在设计理念上要创新,在经营理念上同样要创新,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时代,让欧内斯特这个名字重新焕发光彩。”

皮尔逊和塞缪尔都很认真的点头道:“苏市长,那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

侯文海也住了筷,认真的听着苏星晖的话,他知道,苏星晖屡屡有一些惊人之语,他的话里往往都闪耀着真知灼见,比如他指点侯文昌,就让侯文昌搞出一家全国领先的IT公司来了,这一次,他的点子弄不好又会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呢,苏星晖创造出的奇迹简直是太多了。

苏星晖道:“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市场,目前主要是政府的公务用车这一块占了大头,而政府的公务用车,一般都比较青睐那种外形端庄大方,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的车型,这一点,欧内斯特商务车还是比较符合要求的。”

欧内斯特商务车的车型偏保守,在性能上很稳定,安全性也不错,虽然没有多少惊艳的设计,但是这就很符合中国官员的气质了,所以,苏星晖认为它是会受到中国政府官员的喜爱的。

欧内斯特汽车还有几个特点,比如它的档次显得比较高,这让官员觉得比较有面子,另外,它现在是在国内生产的,品质却又不比进口车差,这就更受欢迎了,因为现在公务用车原则上是不能买进口车的,至少要是合资的,这一点欧内斯特汽车也是符合要求的。

皮尔逊道:“苏市长,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注重公务用车的市场?多跟中国的地方政府把关系搞好?”

苏星晖道:“这一块的市场你们当然要注重,不过呢,我们要看得更长远,要看到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十几年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后商务用车和家庭用车将会是更大的市场,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并且要提前布局,研发相关的车型和技术。”

皮尔逊道:“在商务用车方面,我们也有豪华车型,档次不会比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豪华车型差多少。”

苏星晖道:“我也看过你们以前的一些车型,在外型设计上,我不得不说,还是比较保守,我认为你们以后在车型设计上,需要更加大胆一些,而且在一些新技术的运用上,也要更加大胆一些,要摒弃保守的风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