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心理问题(1 / 2)
出征日本的事务原本唐少哲已经和朱棣商量确定了下来,可偏偏遭遇了内阁最强有力量的反对,甚至不惜将此事闹到整个朝野上下人人皆知。
内阁三位大学士自诩并无私心,所以根本就不怕朱棣的任何报复行为。
若是为了保证大明天下千秋万代传承下去还有错的话,那么朱棣的智商就彻底没有人会再报以希望了。千秋之下,挖了忠臣比干心脏的君王也只有商纣王一位大爷。
朱棣就算是再怎么威名赫赫,人家一心为了公事和大明的利益着想,你总不能诛了人家的十族吧?要真是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全天下的儒家子弟那不还得全都造反哪?
所以对于内阁的激烈反应,朱棣却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到底他还不是不识好歹之人。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他很相信唐少哲的承诺,可内阁的集体反对还是让他的心中也出现了一定犹疑。
内阁的三位辅臣都是他亲手挑出来的能臣干将,朱棣对他们的了解不可谓不深。一旦遭遇三个人铁下心来集体坚决反对某个计划,他不可能还会坚持乾纲独断。
“呵呵,国师大人,此事怕是只能不了了之了。”此时的朱棣背手站在天下堪舆图面前,眼睛了死死盯着其中的日本列岛,释放出绿颜色的饿狼光芒:“真是块好地方啊,可惜了……”
唐少哲当天也在现场,现在回想起来所遭受的内阁反对意见都感觉到吃惊不已。以杨荣为首的三位大学士,态度实在是太坚决了。哪怕他历陈利害关系,也还是没能说服对方。
“大明刚刚露出一丝天下盛世到来的曙光,臣等绝不会眼睁睁着曙光破灭。哪怕是再缓两年,让朝廷稍稍休养生息,臣也不会再反对陛下对外运兵。”
“勉仁相公所言极是!此两年来,朝廷对外运兵的次数确实有些过度频繁了。永乐十九年八月远征塞外,年底又发兵别失八里讨逆,永乐二十年再度出兵交趾……短短2、年间,连连动兵不止!兵者,国之凶器也,圣人不得不用之。若非必要,还请陛下体恤百姓。”
“前岁所种之诸多作物,去岁秋季都已尽数喜获丰收。今岁天下效仿,正是我辈用心恤民之时,岂可于此时妄动刀兵而招祸?还请陛下能三思而后行,以宽天下之心!”
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三人的劝谏理由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蕴含其中,缓缓时间再动兵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可以因之而稳定住朝中局势。
或许也真要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大明的官员们才会慢慢改变心中很久以前建立的概念。想要彻底分辨清楚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异同,最好还是顺其自然的缓缓推进改革。
可偏偏这个条件对唐少哲来说有难度,他留在本位面的预计时间很有限。若是真的慢慢从心理上影响这些官员,那他还不得多抽出至少0年的功夫才行/
问题在于他根本就没有多留0年在本位面的计划,那需要付出的标准能量简直就会是个天文数字,这是他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后果。
因此,他必须想方设法让这些大明官员们从现在起就推翻脑子里面以前形成的那些条条框框,重新构建新时代大明和天下的概念。
虽说本位面的大明仅仅是唐少哲的一块试验田,但他还是很想做到最好状态,不要给现在的大明留下什么遗憾。若是他强力推行战争,仅凭他手下的变形金刚就可以轻易征服世界。
可征服世界到底只是第一步,随着他离开本位面之后,统治世界的还将是大明朝的这些本位面土著们。若是不能改变他们的思维观念,一切的改变都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
一只羊所领导的一百只狮子,还真未必能打得过一只狮子所率领的00只山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