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上做事不对啊(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卷风雨飘零

小朝会落下帷幕,几位重臣告辞离去,崇祯皇帝却把老王和不起眼的杨维垣留下,有些事情必须要布置了。

“杨爱卿,此去扬州开展盐务新法,定然艰难重重,望卿能不畏强敌迎难而上,把两淮盐运司彻底整顿。”

整顿两淮盐务,说穿了就是触动继得者的利益,这些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么反抗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政者杨维垣的决心和手段就很很重要了。

说实话,历史上盐务又不是没整顿过,可为什么没有效果?

还不是那些官员不愿意得罪人。

到两淮蜻蜓点水一番,捞了大量孝敬后,然后回到京城里反而替盐商说起好话来。

不是实际中如何困难云云,就是说盐商如何不易等等,到最后,还是维持原状或者更是变本加厉。

现在,崇祯皇帝启用杨维垣这个阉党成员,就是希望有所改变。

毕竟,在不方便用刀子的情况下,那就得智取了。

崇祯皇帝留下他,就是想听听他的态度和做法,这叫问政。

“启禀皇上,困难,臣不怕。

只是,在来的路上,臣一直在想,不知皇上想要臣做到哪一步,臣才能决定如何做?”

杨维垣知道皇上这是在勉励自己,不过,他却给出让崇祯皇帝非常意外的回答。

这位兄弟很生猛啊!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随即一愣,阔以啊,很牛逼哄哄的样子,看来找对人了。

联想到他的实际经历,崇祯皇帝也就释然了。

这位老哥性格刚硬啊!

一个可以把全家烧死殉国的家伙,性格该有多刚硬,才能干出这种事?

如此一来,他敢这么回答,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朕希望这些盐商能吐出钱并离开,盐场今后能为大明户部盈利,但前提是江南暂时不能乱起来。”

面对这样的人,崇祯皇帝也不绕弯子,直接说出要求。

什么整顿,什么改革,全是假的,都是屁话面子话!

唯有银子,才是崇祯皇帝的终极目标。

“只要皇上支持臣,也不是做不到!”

杨维垣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淡然的答道。

“说说看,爱卿有什么主意?不过,朕可不喜欢说大话的人。”

杨维垣说得如此肯定,崇祯皇帝顿时来了兴趣。

不过,想到爱放大炮的圆嘟嘟,崇祯皇帝也警告了他一句。

帝王,不能一直被欺骗,否则,还是要凉凉。

“皇上,朝廷要对付商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臣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们。

不说别的,臣就任两淮盐运使之后,可用整顿之名,停止两淮盐场生产半年或数月。

然后大明其他盐场全力开工,全部投放到江南,冲击盐商的市场,让他们销量锐减。

抑或让盐丁把官盐当私盐卖,时间长了,盐商绝对受不了。

受不了,事情就好办了。”

杨维垣这次明显是豁出去了,毅然决然说出了自己使用的手段。

曾经他以为,自己此生是再无机会了,淮安府就是他老死的地方。

谁知峰回路转,此生居然还有机会进京面圣,居然还有机会从五品的知府上升到三品的两淮盐运使?

这无疑让他死去的心活了起来。

但是,崇祯皇帝的性格他是知道的,不管成不成,杨维垣觉得都要把心里话说出来,才能够安心。

哪怕最近传言皇上性格大变?

可谁知道呢?

毕竟,自己身上还顶着一个阉党的称号。

如果皇上要是厌弃自己,那还是回家养老算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心里暗道:果然是阉党的行事风格,做事不讲手段,只求结果。

不过,朕喜欢!

看来,强大的东林党,就是要用他的政敌来对付才行。

“臣所虑者,乃徽州盐商背后多是东林党人,都是朝堂官员,他们早已官商一体,难分彼此。

臣能肯定,只要一动盐商,江南弹劾臣的奏折将如雪片般飞往京城,送呈皇上御览。

且罪名定然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臣在外,兼之行事手段或有出格之处,无可辩驳下,臣……”

说到这里,杨维垣没有继续往下说,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现在就看皇上的态度了。

也就是说,皇上的态度决定自己做到哪一步?

“朕会将所有弹劾你的奏折,一并留中不发,并交由你处置。”

杨维垣的期待中,崇祯皇帝做出决定。

只要你敢干,朕全力支持你。

这就是崇祯皇帝的态度。

并且,为什么把弹劾奏折交给杨维垣?

那就是允许他报复。

人家都出手对付你了,朕把告密者告诉你,你来决定如何应对。

看是不是可以用什么手段,把告密者牵扯到贿赂案里面去,反正,盐商中的水很深。

杨维垣听完,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皇上,支持太大,美好得不要不要的,他怕崇祯皇帝说反话啊?

自己是什么身份,那是被皇上亲自打倒的人呐!

可见皇上不似说反话,他脸上转为惊喜,甚至身子都颤抖了起来,不自信的问了一句,“皇上,此言当真?”

事实上,这样问皇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可杨维垣是真的太激动了,他哪里敢想会有这样的待遇?

其实,在接到吏部任命自己为两淮盐运使之时,他就筹谋着如何做了。

做好了,这是洗刷自己罪名的唯一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