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战争的颜色(1 / 2)

加入书签

10月12号,唐安来到摩洛哥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卡萨布兰卡。

这座摩洛哥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有着“大西洋新娘”之称的历史名城,前几天就迎来了一大群华国电影人。

剧组到来之后和留在当地筹备的另一组人把所有前期工作完成,摩洛哥政府、军方等方方面面都协调好了。

经过长时间的飞行,唐安也没有立即投入到拍摄中,休息了一天,顺便见了见当地政府和大使馆。

没有什么应酬,外交部门一切都安排好了,摩洛哥又是非洲比较亲近华国的国家。

大半戏份都要在卡萨布兰卡拍摄,按照计划,要先拍荒漠中的戏份。

乘车抵达拍摄地点,看着这沙漠戈壁,高山沟壑,黄沙漫天,唐安笑笑道,“到了这里,我才想起来自己是在非洲。”

后面车辆下来的张益跟上来,在唐安身后附和道,“唐导,我刚到卡萨布兰卡的时候还以为到了欧洲呢,完全不像非洲的城市。”

旁边万倩笑问道,“非洲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张益愣了一下,想了想却不知道该什么形容。

“人民吃不饱饭,战乱纷多,动荡不安,贫穷,落后,脏乱差。”

唐安替他回答了,末了又补充了一句,“用炮弹把卡萨布兰卡给犁一遍,大概就是这样子了。”

张益有些尴尬地摸摸头,“上个月从偡江回来之后,我跟着《亲爱的》剧组去了趟威尼斯,感觉卡萨布兰卡更像是个欧洲的城市。”

“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自然是法式风格的建筑,欧洲大多数国家看起来也都差不多,没什么奇怪的。”

“非洲也有国际大都市,开罗还排进了全球城市前一百名,卡萨布兰卡这样的城市差不多就相当于国内的二线城市吧,不会落后到哪去。”

闲聊了一会,各自去忙着准备自己的事。

演员化妆,拍戏要用到的装备、车辆、炸弹等等都要一一检查。

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唐安把各组组长给叫了过来。

每一部电影,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影响着摄影、打光、画面颜色、剪辑、配乐等等多个方面。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唐安已经和他们谈过很多次了,尽可能让他们都理解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拍一部什么类型的军事电影。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倒是剧组几百号人,每个人分工不同,导演只能指挥别人去做,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

就算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也没这个能力。

有导演是学摄影的,也有学美术的,但是没有哪一个导演能精通剧组所有工作。

当然,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要求,《鲨滩》这种片子对色彩、摄影角度、灯光等等要求并不高。

像张一谋、陈凯哥这一批导演的片子,虽然故事讲的不怎么样了,但是在专业性方面,绝对吊打目前这些卖座的导演。

时代环境不同,他们当年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故事片,那时候的电影可不是为了讲故事。

受到大环境影响,那一代的导演都不太会讲故事。

冯晓刚是个例外,不过他恰恰是被那个圈子所排斥的。

“老叶、老张,整体的基调半年前我就跟你们讨论过了,这是一部战争片,暗黄色的色调要贯穿全片。

前面的戏份都是在荒漠中拍摄,本身荒漠的色调就是枯黄色,你们要处理好,我需要给观众一种面临战争的真实感觉,要一种“痛”的颜色!”

在《红海行动》里,色调永远是暗黄的,战争的硝烟是无尽的,没有多余的颜色来烘托,眼泪没有时间去流,眼睛不可以模糊。

战争片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的虽然战斗惨烈,哪怕主角身边的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但是全程让观众激情澎湃、肾上腺素飙升,而不会有过多的悲伤。

《红海行动》不是这样的片子,真实的战争,要能让观众“痛”!

战争没有多余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是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