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带着团队开挂(2 / 2)
可是,白烨不在意,并不代表着别人不在意。
……………………
……………………
白烨挂了电话之后,继续开始了手里的工作,对于物质的提取工作,分离和提取并非是盲目的进行,而是需要有目的的展开。
成千上万种复合物中找到那个真正有效的物质可真不容易。
灵机一动握在手里,白烨在想要不要使用,毕竟现在才月中,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是趁早使用,还是等自己对实验的把握更进一步的时候使用,白烨有些犹豫。
现在使用的话,可能得到的是一个相对细化的方向,这个方向肯定是错不了的,但是在下一步研究可能会更困难。
月底使用的话,自己对于实验把握更加精深,更进一步,或许那时候使用灵机一动的话,可能效果更好,而且配合下个月的灵机一动,兴许可能直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白烨想了想,还是决定等进一步研究透彻一些以后,到了月底在使用这次灵机一动的机会。
放下手里的实验之后,白烨开始查阅资料,当前使用的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比较多,比如接骨片,麝香接骨胶囊,秦皮接骨胶囊等这些都是中成药制剂,里面都是使用中药,比如乳香、没药、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硼砂、自然铜一类的。
而现代医学中则是比较多见的是骨肽片、静脉点滴的有复方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骨瓜提取物注射液等等,这些东西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有机钙、磷、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等,主要目的则是调节骨骼的代谢为主,通过调节代谢而刺激成骨细胞的增值,促进新骨的形成,而通过调节钙、磷等物质代谢,增加骨钙沉积,这样达到一个促进愈合的效果。
可是白烨总是感觉,这样一种手段,其实并非真正是促进骨骼修复,而是变向的刺激骨骼的形成,效果一般,只能说比普通的患者稍微快一些。
白烨忽然感觉自己应该去研究中药骨愈膏是怎么促进骨折愈合的,应该找到关键的点在那里,然后通过这个点去寻找物质,这样一来或许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了。
想清楚之后,白烨回到骨科研究所对“骨愈因子”团队进行了一次正式的会议和交流,主要是研究骨愈膏在骨折之不同阶段的不同反应和效果。
为此,白烨让对照组也开始研究其他药物的主要作用时间节点。
研究开始之后,白烨也顾不上管其他事情,毕竟眼前的一件事儿还是十分重要的,白烨把观察小组分成五组,这五组其实是按照骨折愈合的时间和步骤进行划分的。
一般骨折之后,愈合有四个阶段。
首先是血肿形成,骨折时候除了骨组织被破坏,也一定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者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含有血管,所以骨折后会伴有大量的出血,充斥和填充在骨折的两个断端以及周围的组织间,形成血肿。
这个第一个步骤主要是破坏之后的反应,一般也就是发生在前两天,所以这时候,一般都是冷敷为主,减少血肿。
而第二阶段则是纤维性骨痂形成阶段,一般是骨折后2-3天之内,则是从骨内膜以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以及新生西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际上多数都是软骨母细胞以及骨母细胞的前身,这些增生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如同桥梁一样,连接起骨折断端,继而形成了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
这个阶段以后,其实骨骼就开始逐步发生改变,开始愈合了,当初血肿之后的物质,这时候也参与到了建设新基地的工程中去,大约一周左右,增生的肉芽组织以及显微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
然后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阶段,骨性骨痂的形成,现代药物也是主要作用于这个阶段,因为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步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那种类骨一样的骨质组织,以及发生钙盐沉积,形成编织骨,就是所谓的骨性骨痂。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所谓的骨痂改建和再塑,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前三个过程中形成的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需求而更加牢固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形成板层骨,皮质骨和骨髓腔的正常功能也开始回复起来。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骨折愈合步骤,而白烨却分成了五个小组,最后一个小组的目的就是继续分析药物,把每一种中药进行分开研究,然后结合四个骨愈过程小组配合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