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物材料(1 / 2)
艳阳高照,这是入春以来,最好的日子,绵延数十辆大车,最少也有数百米长,在官道之上,显得格外醒目,这是杨家的车队,只能够算是小车队,数十个牲口,上百的人手,加上镖师之类,小两百号人,这也是清末常用的出行方式,铁路的出现,小火轮的出现,改变的,更多是东南沿海,在广博的内陆,马帮和马队,是常见的出行方式,他们也构成了中国商队的基础。
马车上面,有专门的赶车师傅,在马车上,除了杨元钊和杨悦这样的人和掌柜的之外,还坐着一批人,他们旧时被称为刀客,镖局,现在,则都带上了枪,晚清的中国,长枪真的是万国造,这个小小的马队,百来号人,几十条枪,就有包括俄,德,比,挪,意,美,英,日在内的众多款式,怕不是有十来种,好在是一个小小马队,真的要在军队之中,会是怎么的概念,对于后勤的压力,不知道有多大,现在虽然还没有形成体系的后勤学,可各国军队都在尽可能的统一口径。
杨元钊是马队的贵客,他的一些要求,很自然的得到了满足,很快的,十来种武器,包括子弹在内,都被一体机给提取了图纸,晚清和民国,世道最混乱的时刻,多一把枪来护身,对于杨元钊来说是必要的,未来,如果当工业体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枪杆子保护也必不可少。
“杨悦,我们是从北面走吧?”杨元钊辨别着方向,心中微微的闪过了一丝的惊喜,昨天下午5点离开的荒原,此时,是上午的8点,足足15个小时,有分解了100次,也就是800立方物质,被分解掉了,产生了价值1万4000元的金银,如果补充一下,等于去上海,手中掌控的资金,会更多一点,杨元钊接下来的计划,可不止是种棉花,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
杨悦点点头,道:“对,是从北面,去往绥远的官道,是从北面经过的!”
“那在北岗停一下,我昨天有东西落在那里了!”杨元钊说道,北岗距离金矿的位置很近,也就是3里地不到,快马奔驰的话,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杨悦知道,杨元钊很喜欢出包头,在四野之中乱窜,不疑有他,杨元钊成功的去了一下金矿,跟着几个商队的护卫,一路的快马而去,不到3里的距离,也就是5分钟,就跑到了,装模作样的找了一圈,从一体机之中拿出来了一个万用表的,其实,杨元钊暗地里,已经挖掘了800立方的东西,选择了三四个地方。
这些护卫们,都是从山西过来的,对于这一片不熟悉,换成任何一个熟悉这里的人,都会发现,这才多少天,这里怎么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坑。
骑马回来,来回只有20分钟,成功的补充了物质,当车队重新启动的时候,杨元钊笑的几乎合不拢嘴了。
马车继续的前行,离开了包头的范围,官道的路况开始变坏了,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现状,靠近城市,或者商路发达的地方,官道的路况会稍稍的好一点,反之,荒原或者荒野,官道质量会稍稍的差一点。
看惯了周围的景色,甚至会产生惯性的疲惫,杨元钊闭上眼睛,感觉不到马车的的晃动了,他的整个身体,都已经融入到了一体机之中,枪是男人最爱,哪怕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普通的枪支,走进合成池内,杨元钊想了一下,载入了德制委员会1888的图纸,这是毛瑟之前的德国制式装备,到了中国之后,仿制品被称为汉阳造,几乎是之后军阀混战之中,比较制式的装备,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一把枪。
这一把被复制了图纸的委员会1888,是马队的几十条枪中间,最好一个,整个马队,只有两个首领手里有,剩下的,都是水连珠等,次了不止一筹枪支,最重要的是,这些枪支,基本上,都用了很多年,中国从来都没有多少人,关注枪支的保养,膛线都已经消磨的差不多了。中国工业落后,绝大部分的枪支都是进口的,连基本的保养,都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即便是清末民初,自诩是天下强军的北洋军,都做不好这一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