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天才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解决,你们怎么解决?”威廉皇储正在考虑如何的拒绝,才能够让杨元钊大小注意的,却没有想到,杨元钊会这么的说,这在他看来,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

“当然有办法了,威廉皇储不听我说说么?”

威廉皇储和身后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都诧异无比的看着杨元钊,杨元钊扫了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了之后,开门见山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西北可以跟德国签署一个协议,前往中国的3个船坞的人员,他们第一艘的造舰能力,可以提供给德国,以弥补对德国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方面的,中国也可以派出足够的人员,前往德国这边工作,虽然在造舰能力上面,中国还是一个新手,不存在什么可比性,但是在高级技工人员上面,西北却不缺,不是每一个造船的领域,都需要熟练的,熟悉船舶制造的工人,一些基本的行当,高级技工就可以接手,最少在稍稍适应之后,也可以接手了。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议,出乎了威廉皇储的预料,也出乎了谈判人员的预料,几个造船的专业人士和工业的专业人员,通过询问,特别是询问西北拥有多少工人,在知道了西北拥有一个怎么庞大的工人队伍之后,脸色立刻的变了的。

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产业工人,这个数字,就足以让德国侧目,目前德国,城市化也不过是十几个百分点,拥有城市人口不会超过1500万。这其中还要去掉大量公务人员,商人,贵族和城市小市民,真正的工人,不会占据半数。也就是说,这个落后的,曾经连火柴和螺丝钉都生产不出来的国家,才几年的时间,就冒出了这么多的产业工人。

没有人会直接相信,可是真的仔细回忆一下。西北在过去的4年创造的奇迹,2000万吨级的钢铁,强大的铁路生产能力,基础建设能力,这些无不表明。西北拥有强悍的工业能力,现在,只是把一切摆在了面前。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不能,也不可能在一次接触之中,就达成全部的意向,杨元钊提出了条件,威廉皇储听了了之后。基本上达成初步意向,德国方面确认杨元钊是真的有全套图纸,已经拿出来的不少了。而杨元钊也认可了德国方面的交易计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威廉皇储带着人回去了,杨元钊也平静的等待消息。

交换工人,用有能力的工人,代替原来熟悉工人。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人想到的办法,杨元钊提出的是一个德国高层从来都没有认识到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优劣先不去说,只是从实施的难度和解决性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个国家的力量,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力量和资源,对于德国来说,资源在逐步的累计,工业生产能力来说,也是如此,很难有再大的提升。总人口只有6700万左右的德国,人口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了,农业,工业,军事,这三大块,都是需要人的,在战争之中,人的有事几乎可以发挥到极致,俄罗斯之所以那么落后,却占据了那么大的地盘,甚至是英德都需要拉拢他们,原因就在于人口众多1.75亿的人口,冠绝整个欧洲,他们也是随便可以动员1000万军队的国家。

德国的发展,毕竟晚了点,且是在普法战争之后,才完成了统一,确立了欧洲的地位,他的城市化水平是低于英国的34.6%和美国的22.1%,高于法国,城镇人口也接近1500万。

城市人口,在这个时代,是重要的数据,这些人口除了一部分是是富商之外,大部分都是工人,而工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

德国已经把这个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了,工业部每每都在考虑,如何正确的发挥出这个生产力,也进行了一部分的调整,几乎已经是达到极致了,可是大战一旦爆发,必须要抽调几百万的工人,这个缺口如何的弥补,手里面的牌就这么多,缺了这边,就必须要用那边来弥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相和大臣们,几乎都在考虑,如何把这个影响力降低到最低。

抛开别的,平心而论,西北提出的这个条件不高,也就是让他们用一艘超无畏舰的代价,帮助西北进行无畏舰的生产,如果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话,3艘无畏舰,未必会比1艘超无畏舰少多少,最关键的是,西北还付出了13.5寸炮,可是有些事情不能这么算,德国少了一艘,跟英国的对抗之中,就会处于明显的下风,西北能否行程生产能力,还成问题,要是万一不合格,那不就全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