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1 / 2)
张广德的判断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对伊斯坦布尔的进攻难度,超出了战前的判断。出现错误的地方,主要是体现在对敌军战斗意志的理解错误。历史上的土耳其,能够以“欧洲病夫”之名存在,而且一直没有被殖民化,可见这个国家就算渣,军队的战斗意志还是很强。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与俄国打了n次战争,也没见俄罗斯占领念兹在兹的君士坦丁堡。
非洲军团集中了十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兵力,在南岸扫荡的是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这么多的兵力,运输是主要问题。好在有了埃及这么一块跳板,通过抢劫获得大量的船只,这个问题勉强算是解决了。
进攻的第二天,登陆作战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怎么说呢,地方太小,很难投入太多的兵力。一次投入一个步兵师,登上海岸后,土耳其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排着队伍,跟着鼓点,端着滑膛枪的士兵,悍不畏死的向滩头阵地发起了冲锋。
尽管海面上的舰炮不停的开火,但是这些士兵似乎不知道畏惧,一波接一波的继续向前。登岸部队打的很艰难,凭借着临时拉起的铁丝网以及舰炮的掩护,激战整整一日,死伤无数的土耳其军队几度冲上阵地,天黑前的关键时刻,海军把一百多挺重机枪运上了岸。
改变战局的不是密集的炮火,那玩意只能阻断射击,敌人逼近了阵地,舰炮也只能干瞪眼。但是重机枪就不一样了,关键时刻喷射火舌,一片又一片的士兵在这种杀人利器面前倒下。汹涌如海啸一般的进攻被打退了。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天的战斗,土军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元气大伤的土军。在这一天的战斗后,没有再次发起进攻。转入了防御。
这一天的战斗,率先登陆的步兵第三十师,一万两千多人先后登陆,次第投入战斗,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伤亡为代价,守住了这一片登陆场。
打退土军之后,激战一日的登陆部队来不及休息,连夜清理阵地前的尸体。加固阵地,不断的向前拓展登陆场。工兵更是彻夜不眠的工作,扩建码头,修更多新的临时栈桥。伊斯坦布尔有港口,但那是土军重兵把守的地方,并不适合作为登陆场。
入夜,登陆场灯火通明,阵地前的枪声依旧在零星的响,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土军却不屈不挠的进行小规模的骚扰。登陆部队一边小心的工作。一边还要应付这些骚扰。
天明时分,战场上突然恢复了安静。土耳其军队没有再继续动作,明军总算是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一艘接一艘的船不断的逼近海岸。用小船,或者进入港口,将人员和物资运上岸。这一日,明军的进攻由新登陆的部队发起,意在扩大这一片区域。
整整一日忙碌之后,三个步兵师次第登岸,并向四周扩张。登陆场距离城市还有几公里,完成登陆之后的部队,必须立刻投入战斗。向四周扩展空间。
张广德和陈平登岸的时候,已经是战斗的第六天。临时码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货场。到处都是露天堆放的物资,简单的盖上雨布就算是有防护了。登陆场一片杂乱。血腥的气息呛鼻。这时候还有船只在不断的靠岸,八个步兵师分两批运抵,这批船队必须尽快的完成任务,离开这一片水域,免得挡了下一批船只的航线。
跟着两人一起上岸的还有伊布拉欣,他的作用自然是劝降了。连续一周的战斗,一万多土军被俘。伊布拉欣要去把这些人拯救下来,从大明恶魔的手里,将这些人拯救下来,成为他今后军队的班底,然后带着这些人登船,回到南岸,拉起一个新的政权。
怎么说呢,总是会有人愿意改变初衷的。对于伊布拉欣来说,尽管剧本和阿卜杜拉说的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无法选择,做和不做的结果截然不同。他可以选择不做,这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帝国的那个贵使,不会留着一个浪费粮食的土耳其贵族的。既然不想死,那就只好做,捏着鼻子也要做下去。尤其是看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的一幕,恶臭的味道让他这一辈子都决定不再吃肉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道理很简单,要么自己死,要么陪着大家一起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