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乱站队(七)(1 / 2)

加入书签

“中国外长已经到了。,”秘书进来告知俾斯麦首相。首相答道:“请他进来。”

一面起身,首相一面把一本德文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合上。因为中国的缘故,马叔的研究在欧洲上层几乎成了一门显学。之所以用“几乎”来形容,是因为马叔的名著《**宣言》直白的宣告着剥削制度的末日。

而中国皇帝韦泽的一些文章也逐渐流传到了欧洲,这些文章以一个统治者的立场讲述着封建制度的末日。对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皇帝韦泽也有着很多相当精辟的阐述。这些阐述无疑是中肯以及不客气的。

有了理论以及基于这种理论的成功实践,马叔在欧洲上层的影响力日渐增加。甚至在德国国内也有极少人提出取消德国对马叔本人的驱逐,让马叔能够回德国教书。毕竟马叔是德国人,让他拿着中国的资助,在英国过着富裕的生活着算什么呢?

首相对这种附庸风雅的提议是嗤之以鼻的,他虽然从理念上反对**,本质上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唯物主义者。就如他严打**,却又从《资本论》中寻找治国的更佳途径。对首相来说,一切的价值就是是否能在当下起到作用。面对猪一样蠢笨无知的德国容克和胆小如鼠的资产阶级,首相只能用这帮人能听懂的语言高喊出“铁和血”。对于那些只知道用理论描绘出一个未来天堂的**者,首相也不可能有丝毫好感与认同。

在李新在侍从引领下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首相已经站在办公室中央。这是对中国外长的礼数,首相认同以自己的力量摆脱英国的欺压,而且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或许中国的皇帝是一位理论家,比理论家更重要的是,中国皇帝为代表的中国统治阶级更是实干家。

已经开发发福,肚子高高鼓起的首相在外表上已经开始呈现老态。但是李新并不会因为这种外表而有丝毫小看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以及现任首相。这个人对德国的贡献堪比韦泽对中国的贡献,德意志从一盘散沙,遭受欧洲列强欺压,到现在成为一个54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强国,并且具有在欧洲大陆上天然优势的欧洲强国,俾斯麦首相居功至伟。

双方谈的第一个内容还是老一套,德国希望能够从中国购买到最先进的军舰。李新只能用比较敷衍的方式对此作出了应对。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中国人民海军和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这两个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对海军技术的保密。虽然不能把话说死,但是两托了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的福,中国和英国之间暂时没有爆发全面海军大战的可能,中国也没必要在当下给英国制造太多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海军技术不仅仅能用在海军上,管退式火炮已经是中国陆军的标准配备。让欧洲拥有反抗英国的能力,至少在当下对中国并非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件事谈完之后,就轮到奥斯曼问题。首相明确表达了德国的立场,“我们反对英国的方案。”

李新对此并不意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天然优势在于,他既是北欧国家,又是西欧国家,同时还是一个中欧国家。这个位于欧洲心脏部位的国家是个四战之地,而德国拥有的工业实力以及强大的军队,让德国还能战四方。针对德国的局面,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年轻人员提出了一个名为“欧洲的德国困境”的观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