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太为遗计报高乾(1 / 2)

加入书签

林太为曾对石不全夫妇提到过一段古代手札中的记载——

“劫云将起,万籁消寂。诸感断绝,元神孤悬。天地不分,若归混沌。师忽现,自叹已知不能渡,与其俱灭,不如以古法自化,遂形神解……

恍惚仙界山河展现,旋即天地复归清朗。彼界隐迹,不复可见。环顾山中草木禽兽,间或有失,去向不知,疑似携升。”

上述内容,是亲眼见证齐元朔历天刑的弟子所留,当时还没有元朔门呢。二百年后,得齐元朔秘传传承旳后人创立了元朔门,也搜集整理了关于祖师的很多遗物及轶事。

这部手札是纸质的,当年已是残破不堪,所记之事因年代久远难以考证,被高人以神通手段精心保存下来。

这部手札残卷,是元朔门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祖师已“飞升成仙”的唯一记载,至少能证明齐元朔当年的修为已至世间法尽头。

平常弟子根本没资格查阅,能见到这部典籍的只有掌门、长老以及藏经阁执事。今天来到现场的位元朔门修士,恰恰是掌门梅艳雪和藏经阁执事茅崇劲。

但能见到不等于真的见过,谁没事会去翻那种东西?宗门藏经阁中并非全是与修行有关的事物,像这种历史遗存的残卷手札也有不少。

陆高乾当年也曾是藏经阁执事,有一个爱好就是查阅各种典籍记录,翻遍了藏经阁,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几个月前,他却突然找到掌门梅艳雪,提起了手札残卷中的记载。

因为近些年昆仑盟出现了一个方外门,陆高乾也恰好听说了对方外世界来历的猜测,回忆起早年看到的内容,便猜疑齐元朔并未成功飞升,而是历天刑失败,形神化为方外世界。

陆高乾提议,私下去找方外门求助,双方合作寻找那处方外世界,希望能成功将其开启并进入。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完善宗门传承、找寻祖师遗物。

元朔门开宗立派已有一千四百年,历代高人辈出,传承不绝,每一代都有弟子突破大成修为,从年表来看从未中断。

但还有一件事,就是一千四百年来,元朔门没有一人飞升,甚至连修为突破九境者都没有,历代祖师修为最高者也不过是八境圆满。

元朔门开宗立派以来,历代弟子族谱记载完善而明确,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事实也是清楚的。

所以陆高乾猜测,元朔门所得的秘法传承可能不全,至少也是不完善的。陆高乾的修为,已接近八境圆满,对这种事当然格外上心。

就算元朔门的秘法传承有缺失,历代祖师都未能将其补充完善,那么一千四百年后还有什么办法呢?有关方外世界来历传闻的出现,令陆高乾想到了一种可能。

假如齐元朔的形神的真化为一处方外秘境,那么找到并打开这处秘境,说不定还有机会得到齐元朔留下的完整传承,并可能有其他的收获。

比如齐元朔有一件神器名为补阙勾,是他亲手祭炼的随身法宝,传说中妙用无穷,在其飞升后便不见踪影,弄不好就留在那处方外秘境中。

陆高乾找梅艳雪说这些的目的,当然是想怂恿她以宗门名义去找方外门帮忙,而且此事只能私下进行,不便对外声张。

梅艳雪当场否决了这个提议,且呵止并警告了陆高乾,原因有三。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元朔门尊齐元朔为祖师,只是道统法嗣上的关系,并没有物嗣关系。不仅在今天社会规则下没有,哪怕按照一千四百年前的社会规则,也没有。

齐元朔留下了众多弟子,其中一支传人在二百年后创立了元朔门。元朔门只是得到了祖师遗泽,并不能反过来说,齐元朔的东西就是元朔门的。

道统法嗣意义上的祖师,应受到全体元朔门弟子的尊崇与感激。元朔门对齐元朔个人的财物,并不拥有继承权和所有权。

陆高乾的猜测真假且不说,就算是真的,跑去发掘其形神所化的方外秘境,这简直就相当于挖坟掘尸啊!

元朔门能干这种事吗?假如传出去又意味着什么?估计陆高乾对此也心中有数,所以才会私下来找梅艳雪,并且建议不对外公开此事。

陆高乾对此的解释,是宁愿亲自背负逆伦大罪,哪怕事后被逐出宗门,也要完善元朔门的秘法传承、造福于后人。这话说得倒是挺漂亮,但梅艳雪根本不认可!

第二点,梅艳雪认为陆高乾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他俩都有大成修为,应该明白元朔门的秘法传承没有问题,修为突破大成之后,师尊所起的作用只是点化机缘。

梅艳雪还以海天谷举例,海天谷上代掌门谭三玄,本人甚至都没有突破大成,但他的亲传弟子于苍梧如今却是昆仑修行界赫赫有名的高手,已有九境修为。

元朔门一千四百年来无人飞升,甚至无人突破九境,就是机缘未至。而元朔门同样在一千四百年中做到法嗣未绝,足以证明祖师留下的传承高明。

修行之事,所谓机缘玄之又玄,再看古往今来多少宗门,已绝迹不见。

退一万步说,就算元朔门秘法传承不完善,那么将其补充完善也是后人的该做的事,假如做不到只能说后人没出息,而不能寄希望于再去挖祖师坟。

梅艳雪还特意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元朔门千年来早已默认祖师齐元朔当年已飞升成仙,如今却要自已否认这一点,宣称齐元朔历天刑失败,这又意味着什么?

陆高乾如今的想法,已是见知之障,若真的动手干了,或成造业之障,今生突破九境更加无望。梅艳雪的修为不如陆高乾,但并不妨碍她这样告诫陆高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