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大孙下手轻一点(1 / 2)

加入书签

入夜,暴雨过后的夜晚更加澄净,天空中繁星密布,月光明亮。

“陛下,雄英他现在都是在坤宁宫内。”宁妃询问道。

朱元璋闻言点点头,道:“想来大孙此刻或是在批阅奏章,或是在筹划禁卫操练事宜。”

说起大孙,朱元璋略微有些疲惫的面容中绽放出一丝笑意。

宁妃见此,心中却越发担忧。

她没见过朱英,对于朱英的突然出现心里是有提防的,上次跟陛下说过的滴血认亲,陛下好似忘记了一般,也没提起。

反而直接将宫廷禁卫全部交其统领,这事他还是从弟弟郭英那里听来的。

只是看了眼宁妃的表情,朱元璋何尝猜不到宁妃心中的想法。

他当然没有忘记滴血认亲的事。

但搞亲子鉴定这种事情,在朱元璋看来,相当于是对大孙的不信任。

就像是后世某个人的父亲,突然提出跟他做亲子鉴定,这会让其非常难受。

这事不能急。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自己和大孙的感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若是因为这滴血认亲而有了间隙,那可就太过于得不偿失了。

滴血认亲,在朱元璋看来,就像是当初挖掘孝陵虞王陵墓般,并非是证明给自己看,而是证明给别人看旳。

朱元璋和朱英接触极多,像大孙这般人,根本不可能被人操控,像是老四,还没开始和大孙斗,就被直接压制了。

这里面的条条道道,朱元璋当然看得清楚,也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朱元璋才这般信任。

别的不说,单单先前大孙的几条帮助。

‘以工代赈’,‘军政分离’,‘摊丁入亩’,‘火绳枪’,‘高产作物’,‘操练军士’。

像是科举的改制这些还没看到的不说,只说这六条,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吗,一条可以说是运气,连续出来六条,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用妖孽来形容。

这些方面,涉及到军权,民生,内政,兵器,是可以让整个大明都为之腾飞。

甚至朱元璋隐约感受到,大孙掌控的学问,可能还不止这些。

对于大孙对这些方面的了解,朱元璋也并不奇怪,毕竟大孙原先的想法,就是要以安南封国,所以从一个皇帝的层面去思索全局也很正常。

但一个人优秀到超越所有人,甚至古今都难以企及的时候,那么他的身份就没有质疑的必要了。

这才是朱元璋之所以没有过于在乎滴血认亲,或者说大孙一入宫,马上就要来一场滴血认亲。

“现在也还早,你便随咱一起去坤宁宫见见大孙吧,你未见过他,有些东西自然想不明白,等待会见着了,便也就知道了。”朱元璋解释说道。

若是换了别人他不会在乎,宁妃不同。在感情上当然不能和大妹子相比,但也是目前算是携手一路走来的女人。

可以说现在朱元璋的身边,唯一能够聊上几句心里话的,也就只剩下宁妃了。

“臣妾遵旨。”

宁妃万福回道。

她确实也很想看看,这个让陛下只是一眼就认定为自己大孙的人,究竟长得是何模样。

乾清宫和坤宁宫是前后相邻的两个宫殿,很近,从乾清宫后门过去,便就是坤宁宫前小广场了。

此刻的朱英,并没有批阅奏章,而是在白纸上写着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些天以来,通过不断的批阅奏章,整个大明的情况也开始逐渐的被他慢慢的知晓。

说句实话,大明现如今的状况,让朱英还是非常的意外。

不是太强,而是太弱了。

弱到和朱英意识中的大明,完全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对于洪武年间的大明,无一不是夸赞为主,单单从政治清明的角度上,确实如此。

但实际上,就现在洪武二十五年,在朱英心中估算中,整个大明至少有五成的百姓,依旧处于吃饱和吃不饱之间徘徊。

这还只是个保守估计,也就意味着稍微一点灾乱,就会有大批的百姓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大明的百万雄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屯田兵,也就意味所有军户目前的主要工作,依旧是种田,和农民没啥太大的区别。

多数奏章上,军户逃荒的也是多不胜数。

当然,就目前这个情况,也不是仅仅大明如此,天下大抵皆是如此。

像现在的帖木儿帝国,只不过是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到外部,通过不断的征战,掠夺钱粮养足自身。

一旦停止征伐,陷入内斗,也没啥好日子过。

在了解到这些具体情况后,朱英接下里就是策划关乎整個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用五年的时间,让大明自上而下整体进行一个极大的改变。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但朱英仔细想过,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

这前提的老爷子对他的绝对支持。

思索间,书房的门被推开,打断了朱英的思路。

抬头一看,正是老爷子,在老爷子的旁边,还有一位依着华丽的妇人。

宁妃虽然年纪大了,但保养还不错,依稀能看到年轻时候的美貌。

当朱英抬起头,和宁妃对视的时候。

宁妃眼神一下子就颤抖起来。

仅仅不过一瞬间,她就彻底明白,为何陛下会这般认定。

在大明建国前,宁妃就已经跟随朱元璋了。

那个时候,家里主事的,自然便是马皇后,宁妃这些妃子,每日都和马皇后一同生活。

马皇后,宁妃等人,皆是从年轻貌美的时候一路走来,情同姐妹。

在朱英的身上,宁妃看到了年轻时候马皇后的影子。

“雄英,真的是你吗。”宁妃语气颤抖,有些不可置信的开口。

小时候的朱雄英,宁妃也是时常陪伴在一起的。

朱英没有搭话,而是有些疑惑的看向老爷子。

朱元璋介绍道:“这是宁妃,小时候和你奶奶一同照顾你。”

说完,转头对宁妃说道:“大孙虽侥幸逃过一劫,却失了忆,曾经的事情都记不得了。”

“宁妃娘娘。”朱英作揖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