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非洲黑人(1 / 2)

加入书签

《牵手旅行》

作者:卢友

第十五章非洲黑人

“我去一下就回来,你在这里等我。”

我跑上木制平台的二层,只见三位老人仍然坐在椅子上,很悠闲地敲打乐器……

木制平台另外一边是通往黑暗的通道,犹如看不见底的深渊……

我疾步走向黑暗的通道,通道下面是两段木制楼梯,木板因为长年累月的老化腐朽,一字开裂。我走在木板楼梯上,发出咚咚的声音。

我还担心楼梯的木板会断裂,整个人摔下去。

我从尼力拳场的后门走出,拐了一个弯,来到一间农家鸡舍。

这间农家鸡舍竹木结构,屋顶铺了一块深绿色的篷布和一层厚实的稻草,悬挂着一盏金黄色的电灯泡,一股浓烈刺鼻的鸡屎气味。

鸡舍下有一群母鸡,小巧的鸡冠,全身交杂着黄色和黑色的羽毛,一对尖锐的爪子。母鸡受到惊吓后,咯咯喔喔地乱叫乱飞……鸡舍内显得一片混乱。

鸡舍旁边养有一条绑着粗大铁链的大狼狗,全身淡黄色的绒毛,两只三角形耳朵,趴在地上伸出长滑的红舌……大狼狗伸出舌头是因为天气太热,靠舌头散热。当大狼狗看见我之后,猛地站起来,疯狂地挣扎着铁链,向我扑了过来,汪汪地大叫……

大狼狗想咬我!

现在我才明白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含义。

“咕噜巴?”

突然,我的身后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

我转身一看,正是自己所要寻找的非洲黑人。他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我大体上推测:你是谁?

“我是高棋道。”

这位非洲黑人头顶上戴着一款插满鹰雀羽毛,红黄青三色的头饰,额头中间画有一个太阳神的标志,漆黑的皮肤和雪白的牙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脖子上佩戴一串贝壳和狼牙,身穿花花绿绿的服装,似裤似裙,光着脚丫站着……他的手里还握着一条长直粗糙,削尖一端的木棍。整个人野性十足。

“咕嘟哇呱唛哆?”非洲黑人面带怒容地问。

非洲黑人问的这句话的意思,我大体上推测:你为何跟踪我?

“请你和我去一趟警察局。”我对非洲黑人坚定地说。

非洲黑人大体上猜测到我说话的意思。总而言之,他认为我的出现对他极其不利。

我走上前去拉住非洲黑人的左手,希望他能和我去一趟警察局接受调查。

非洲黑人使劲地甩开我的右手后,一手推开我的胳膊,我往后退了两步。

突然,非洲黑人举起木棍,迅速地往我的头顶劈了过来,我急忙倾斜身子一闪,啪的一声巨响,木棍打在红色的塑料喂鸡盆上,立马开花破碎……

幸好我的身子躲闪得快!不然,如果被非洲黑人用这条木棍使劲地劈在我的头上,不死也脑震荡。后果不堪设想!

“高棋道,你怎么在这里?我到处找你呢!”许丽雪突然出现在我的身后。

“你怎么跑来这里?这里很危险!”我瞪大双眼吃惊地问。

“我担心你呗!”许丽雪嘟着小嘴说。

我急忙从书包里面拔出二节棍。这是我在维蒙体育用品店购买的二节棍,因为我担心这里个个都是泰拳高手,必须买条二节棍防身。

这条二节棍全长为76厘米,铁链长度为18厘米,木柄长度为29厘米。二节棍是一种精简实用,短小精悍的奇门兵器,主要是劈、扫、弹、抽四种方法。

我为了方便使用二节棍的招式,避免书包阻碍二节棍的灵活,不慌不忙地把书包递给许丽雪。

“高棋道,他可能就是你所要寻找的非洲黑人。他会不会与案件有关?”

“你说得对。”我接着说,“你暂时让开,让我来对付他!”

“你要小心啊!”许丽雪担心地喊道。

少林棍法还讲究马步挑棍,弓步盖打和仆步摔棍之类招式,而非洲黑人野蛮地使用尖锐的木棍往我的身上一阵乱捅乱刺,根本没有什么棍法可言。

我灵活地闪躲到鸡舍的木柱旁,非洲黑人一棍劈在柱子上,啪的一声,鸡舍的灰尘因震动而掉落在我的头发上……

我没有时间和功夫去理会头发上的灰尘,全神贯注地盯着非洲黑人的木棍,防止他再次攻击。

我借助鸡舍柱子的阻挡,非洲黑人长直的木棍不能横扫之弱点,快速地使用二节棍的招式——苏秦背剑。

二节棍的苏秦背剑必须让手臂和手腕协调发力,右手握住二节棍一端,左手松开,右手半圈运动将另外一端向前方由上往下挥击,借助惯性原理和速度爆发重力,待另一端去尽时,迅速由下往上荡回,环绕身体半圈……

我的二节棍另一端准确地击打在非洲黑人的右手臂上,他因为手臂的疼痛而导致木棍掉落于地。

我紧接着使用二节棍的招式——左右逢源。我摇摆二节棍的另一端形成阿拉伯数字的8字,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速度犹如蝴蝶飞舞,击中非洲黑人的左右胳膊。

“啊!啊!”非洲黑人疼痛地尖叫。

我为了防止对手的反击,不让其靠近我的身体,退后两步使用二节棍的另一招——翻山越岭。

我手持二节棍,用右手往身后甩动另一端,左手在胸前的腋窝下接住,待左手接稳另一端后,右手马上松开木柄;左手再次往左肩上甩动另一端,右手在胸前的腋窝下接棍,依此循环下去……此招可防守前胸和后背。

最后,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手持二节棍不停地圆圈挥舞……这招是流星赶月,可防守对手右边攻击,同时让二节棍保持运动状态。

此时,鸡舍内一片混乱,鸡飞狗跳,大狼狗越叫越大声,汪——汪!

大狼狗的叫声引来两位村民赶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