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动机(1 / 2)

加入书签

知道了彼得和帕莎之后,刘培强不出意外地很快想起了一些与他们有关的记忆。

与彼得的初遇是在避难所,那时候就能看出他的话痨本质。而关于美国内乱的有限的官方资料描述则以一种更加鲜活和更具细节的方式呈现在刘培强脑中。

同时,刘培强通过冷锋的眼睛注意到了两个可疑的人:一个白毛青年和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

白毛青年是在一群人中最激烈地为托尼辩护的人,然而正因为此,他才在冷锋眼中显得有点可疑。在那种复杂的情势下,又是立场相左,一个人如果太极端地表达某种观点,要么太没有社会经验,要么就是伪装。

刘培强看过后来的报道,知道那个白毛青年是行刺托尼的两人之一,被冷锋当场击毙的皮特罗·马克西莫夫,不由得佩服冷锋眼光的敏锐。

而另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则是有意把话题引到了冷锋身上,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他认识冷锋,或者猜到了冷锋的身份。他的目的显然是想对冷锋不利。然而在后续的报道中,这个人并未出现,他并不是参与行刺的两人之一。

刘培强不知道那个络腮胡子后来怎么样了,他的记忆只恢复到托尼把冷锋带回去那里。他希望那个人之后也受到了审查。

与帕莎相关的记忆最直接的是冷锋在汉邦工厂保护她和救她,最早则能够追溯到冷锋去非洲在华资医院找到托尼的那时候。

在那段记忆中,刘培强发现了冷锋与托尼在车上的那段对话,他注意到他们谈论着他们在洛杉矶分别和后续的事,不由得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那段对话使他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托尼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似乎冷锋也对托尼付出了很多,他想知道更多的细节。

车上的对话和刘培强刻意的努力引出了当年冷锋和托尼初识的一段经历:

『在瑞士的初见。

在非洲L国的救援。

“你不怪我开枪?”

回到洛杉矶的几个月合作。那段经历与之后的很多经历比起来,都并不那么惊险刺激,印象却比较深刻,看来那是冷锋生命中第一次感到一种心灵契合的愉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