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敲门三下(1 / 2)
档案袋里有几张照片,应该是临时拍摄的。
有孩子的合影,也有领养的孩子和他的领养家庭的合影。
全部都是那种糊图,不过十来年前的像素能照成这样也不错了。
起码在这种渣像素下,丁睦所能见到的几乎所有人脸上都一团和气。
好像他们真的幸福,真的在期待不久的将来。
照片的背面写着拍摄日期和照片中的主人公。
丁睦数了数照片,和孤儿院的进出人员名单对比了一下,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倒是孩子的数量有些不大对劲。
最初办院的时候有一百六十三个孩子,中间还进来了八个孩子,也就是说这个院里孩子的基数是一百七十一,今年被记录在记录纸上的孩子是三十七个。中间过了顶多三年,这一百三十四个孩子全部被领养了?
但这个照片不对啊。
就是这些照片上的孩子乘以二也没有那么多。
领养人家庭乍一看没错,等丁睦细看之下,才发觉不对来。
在第一个领养家庭里,男人名叫葛玉东,女人名叫陈元,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而在这沓照片的中间位置有另一张照片,男人还是那个男人,女人却不再是那个女人了,这个男人虽然换了发型改了服饰,却依然能看出这两张照片上照的是一个人。并且,在照片的背面写着:领养家庭:杨北擎,赵玲,被领养孩子:杨小军,杨小丽。
一家四口坐在椅子上,父亲笑着揽住两个孩子的肩膀,母亲温柔地摸着孩子的脑袋,看着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丁睦看得眼睛发酸,在脑海中将这葛玉东和杨北擎的轮廓仔细对比,生怕出了一丝疏漏。
他大概能有八成的把握,判断出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再翻进出人员登记表,丁睦发现,上面那些和第一次进院名字不同的人,几乎都领养了孩子。
每年六一,孤儿院都会将孩子集中起来拍一个合影,二零零六年的合影上有一百六十三,到了二零零七年还有一百六十一个孩子。就是说,在二零零六年到二零零七年,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两个孩子被领养,即那两个被最初进孤儿院的那一批“老师”领养的孩子。而二零零八年的合影中只剩下了六十一个孩子。二零零九年则没有照相。
难道院长加大了宣传力度,导致领养家庭急剧增多?那为什么从二零零三年建院后,领养率没有那么大幅度的上升?
并且,从照片背景看,二零零六年及以前的时候,孩子们身后还是平房,等到二零零七年,孩子们身后的背景就是现在丁睦他们看到的那种工厂厂房改造的房子了。
院长应该是在零六年下半年这段时间买的工厂厂房,并把它改造成孩子的宿舍、教室等用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