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赶出家门(1 / 2)
第二天晌午,秋莎起床后,跑回哥哥的屋子,翻遍了大木柜子上堆放的发黄旧书籍:《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唐诗三百首》等。
希望在里面找到哥哥为她留下的只言片语,一种生离死别的留言,但是翻遍了所有的书页都没有找到。
掉了不少石灰的泥巴墙上,粘贴着一幅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旁边挂着一管笛子,凄苦而悲凉。秋莎想起生病的时候,哥哥就坐在她对面,轻轻地吹响笛子,那双细长的眼睛,露出无边的悲悯之情。那舔犊的兄妹之情,总让秋莎不忍割舍。
秋莎又跑到坡上的自留地里,瞭望天边遥远的彩云,期望着那些漂浮不定的云缝里,随时会飘洒下哥哥吹出的笛声,因为哥哥以前的笛声就是从他嘴里飘到云端上的。
老屋连着供销社的墙已经垮塌了,成了危房,秋莎一人不敢住在老家里。阿爸搬到大姐家里。阿妈仍然在叔父家,姐哥远在外地工作,秋莎想留在大姐家既可以陪伴父亲,又可以帮助大姐,因为大姐家缺少人手,洗衣做饭扫地,照看两个小侄子。
可是由于秋莎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难免出现小失误。
日子就这样往前赶,无奈、平淡而哀伤。
苍老多病的父亲住在大姐家,每天忍受着病魔的折磨,还不得不修正一直作为老屋一家之主的脾气,不时忍耐着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小小误会和摩擦。
一天上午下了场雨,下午晴空万里,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秋莎带着小侄子到街后的山顶上,讲起了古老的传说。
两个小东西高兴地缠着听故事。秋莎饶有兴致,忘记了时间的悄悄流淌。直到孩子们说饿了,她才想起早该回家煮饭了,大姐这段时间在忙着签订柑橘收购合同。今天早上大姐还高兴地说,现今经济搞活了,个体户可以收购柑橘,今晚要和火石村农户预先签订今年收购广柑的合同,不能耽误了吃晚饭的时间。秋莎牵着两个侄子的手往大姐家赶去。
点燃煤炭灶,淘米下锅。
抓了把谷草点燃,麻利地塞进左边的柴灶,边洗菜,边烧火。锅烧烫后,倒进油盐,倒进土豆片,锅铲翻转,倒下少量的水,等着烧熟烧耙了。
甑子下的水“噗噗噗”的响着,竹叶锅盖周围热气缭绕,锅盖边沿滴下的水蒸气连成了一条条线。
大姐和父亲陆续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跨进了家门,秋莎站在灶门口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一步赶到灶前,揭开锅盖,把土豆铲到大瓷碗里。一股土豆香气扑鼻而来。
摆上碗筷,端上菜,秋莎看见大家都坐上了桌,唯独不见大姐,她跑进房圈喊大姐吃饭,却见大姐正穿着背心找干净的衣裳来换,一脸的怒容,显然找了好半天了,床边地上,堆着一滩被汗水打湿的汗衫和外套。
秋莎这才想起早上桶里泡了一桶脏衣裳,其中有两件是大姐的,她就这三件像样的衣裳,晚上签合同需要穿干净的衣裳了。
秋莎连忙对大姐怯怯地说:“姐,我把你的衣裳泡在桶里了,忘记了洗衣裳,将就我的衣裳穿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