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松江(1 / 2)
“那就是了!”苏心惩成功的用耸人听闻的假设将这二人吓倒,便乘胜追击起来:“那为何那些参与民乱的百姓会愿意参加这掉脑袋的行当?”
说到这里,他突然伸手挑开车帘,冲着前面的车夫喊了一声:“停车,我要小解!”
樊定波和米郕二人目送他下了车,继而面面相觑的瞪了瞪眼,一时间竟二人竟然也没什么话好交流了。
不多时,便见苏心惩大咧咧的单手系着裤子,掀起帘子走了进来,开口就说道:“就算我退一步,这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是因为天灾引起的。”
他说到这里,向前倾了倾身子,问道:“若不是为君者无道,哪里来的这些天灾呢?”
米郕、樊定波二人惊的脸色惨白,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出言不逊之人,而且……这出言不逊的对象还是对着九五之尊,得天授命的皇帝!
其实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苏心惩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尚书》中的《汤诰》、《秦誓》中就分别提过商汤罪己“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以及穆公罪己“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罪己诏这玩意就成了皇帝在遇到天灾人祸、君臣错位乃至于政权危急时候的一根救命稻草……仿佛下了这道诏书,便能够让上天原谅自己之前的过失。
但……你苏心惩再有道理,有十倍百倍的理论依据,也不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像屎盆子一样往皇帝脑袋上随便扣啊!
苏心惩见面前这二人瞠目结舌的样子,只觉得自己胜的轻松,出去撒了泡尿的功夫,便想出来了这么个大杀招。
什么京城才子,也不过如此!
他占了上风,洋洋得意,便不欲再和这两个手下败将说话了,闭上眼往身后一靠。
安静半晌后,就听到咕噜噜的马车声中隐约夹着米郕的小声嘀咕:“下次还是让行之来和苏先生清谈辩论吧……”
松江府十三乡五十保,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后世便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
虽然杭州距离这松江只有百里之遥,但考虑到车中有妇孺,便不疾不徐的走走停停,最后竟硬生生在马车上颠簸了一整日,让人觉得全身酸痛,好在车内空间够大,不至于让伸展个腿臂都困难。
天色已黯,陈宪挑起车帘向前看去,便见到东方一座城池耸在夕阳余晖之中,在金灿灿的余光下,仿似连城池的边缘都泛起了金色光泽。
此时临近闭城,吊桥上零散的站着几个兵士,正慵懒的挥手驱人入城。
马车驶到撰写着“宝成”二字的城门前,车夫便出具路引,那几个兵士便不耐烦的挥手撵着他们进城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