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孤舟蓑笠翁(1 / 1)

加入书签

  回到家里填了表格,那块水塘就归属程黎平承包了,扔了一千多块钱的红包,却省下了六千块钱租金,这生意赚大了。程黎平不怕梁胖子给自己穿小鞋,那种人他吃的很透,典型的欺软怕硬,一听说自己录了音就不敢再报警,说明他本身屁股不干净。真要闹开了,吃不了兜着走的是他梁主任,而不是自己。

  当然,在老爸老妈面前,程黎平可没有说实话,如果让二老知道他把梁主任揍了一顿,那就不好交代了。刚好,省下来的钱可以购买鱼苗虾苗,算算时间,明年开春的时候就能丰收。

  晚上打电话给杜德永,请他一起出来吃烧烤,顺便联系一下南方的鱼苗养殖户。杜德永坐稳所长位置以后公务繁忙,连出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急匆匆说了一句“有案子,杀人案”便挂了电话。程黎平想想也是,不能什么事都麻烦杜德永,就自己上网找了几家备选。

  黎城人吃鱼,大多是吃鲤鱼,其它的草鱼黑鱼鲈鱼黄鱼之类虽然也吃,但占的市场份额非常小。程黎平仔细甄别之后,决定跟浙江湖州的一位刘姓商家合作。原因很简单,他的本钱不多,这位刘总并没有因为他是小养殖户而不耐烦,相反,事无巨细的一一解答,并且还传授了他很多养殖鱼虾的经验。最后,刘总又传了一些压缩资料给程黎平,里面全部是讲一亩水塘投放多少尾鱼苗,如何配置饵料,哪里的鱼种喜欢吃什么类型的饵料,如何保持鱼塘卫生及鱼虾病虫害预防治理等等。

  这些资料都是程黎平所急需的,比在网上搜集来的有价值多了。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手,初次自主创业,可以挣不到钱,但绝不能一败涂地,因为他卖水果挣来的几千块钱全压在了这里,万一赔的血本无归,以后再继续搞,可就没本钱了。

  在学习这些知识期间,程黎平找几个小工在水塘外修了两间简单的砖瓦屋,作为住处。又请人在鱼塘外围安置了铁丝围栏,才打电话给刘总,让他准备一下,要进货了。

  收到程黎平打去的货款,刘总马上派人发了货。几万尾活蹦乱跳的鱼苗经由水路运输,一直运送到临市码头。程黎平租了辆货车,把鱼苗接到自家水塘,又让老爸去鱼虫市场请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师傅,在他的指导下,逐一将鱼苗放入水塘。

  老师傅闲不住,东转转西转转,来回看了好几圈,才笑着对程黎平说:“小程啊,养鱼得细心。这地段挺好的,远离公路,水草茂盛,过段时间再弄点虾苗、泥鳅啥的,保准能赚大钱。”

  程黎平笑道:“承您老人家吉言,宋叔,要不您就技术参股,经常来看看吧。”

  老师傅摸着花白的胡子摇摇头,说:“我跟你爸是老朋友了,哪能占你这个便宜。这样吧,有事给我打电话,反正我那摊子给大儿子了,自己也闲着。”

  程黎平应了一声,请老师傅吃顿饭,当晚就住在了水塘边。夜里睡不着,坐在床上看看书,听着水面传来的轻微风声,心里竟然感到极为安宁。

  时间过的飞快,秋叶落尽,寒冬即来。老爸和老妈为了就近给程黎平帮忙,也搬到了煤矿区,租了一个六十多平的两居室。程黎平劝不住,只得由他们。老爸拾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在租住地的热电家园租个小店面,继续开杂粮铺子。亚亚辞去了电信公司的客服工作,随老程婶去了省城,临别之时,给程黎平打了个电话,也没见上一面。

  杜德永办完手头的案子,开着警车来找程黎平。程黎平看他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取笑道:“三十好几的人了,啥时候找对象啊?马上过年了,回家要被催婚的。”

  杜德永没好气的白了程黎平一眼,道:“大人的事,小孩别操心。”

  话是这么说,其实杜德永也犯愁。他一开始读书不开窍,在小学里竟然混了八年才升入初中。升入初中又得了重病,养了三年回去继续读书。然后考入省重点高中,再上几年警校,从实习警员做到金沙路派出所的中队长,就这样迈进了而立之年。原以为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成家立业了,没想到认识程黎平以后,接连发生几件大事,而他杜德永也牵连在内,几经浮沉,虽然当了市区派出所的所长,对象的事却依然八字没一撇。

  “当警察的,想找个支持自己的女人,不容易啊。”杜德永苦叹着而说。

  程黎平笑了:“你现在可是一所之长,只要你开口,倒追你的女人海了去了。”

  杜德永摇摇头:“那可不行,现在物欲诱惑太多。我一出去办案,没时间陪老婆,搞不好绿油油的帽子就戴头上了。”

  程黎平哈哈大笑,但又不得不承认杜德永说的很有道理。临市就是这样,一位常年在外办案的卧底警察好不容易休个假,却发现老婆红杏出墙,跟一个油嘴滑舌的小混混搞一起去了。这个警察一气之下,把混混揍了一顿,然后跟老婆离了婚,好好的家就这么散了。说到警察,名声跟以前相比差了很多,可是大多数警察依然很拼命,兢兢业业,反倒是一些托关系进来的官二代处处趾高气昂,不可一世,连带着抹黑了警察形象。

  杜德永发了一会牢骚,走到程黎平搭建的小栈桥上,拿起渔网兜子在水塘里晃悠。

  “你干什么,”程黎平急道,“这鱼才养了一个月。”

  杜德永露着一口大白牙,笑道:“可以了,打打牙祭。”

  程黎平无奈,眼不见心不烦,扭头回屋了。杜德永捞上来十多条三两重的鲫鱼,就着水塘开肠破肚,然后在水塘边的草地上捡了些小木棍,笑嘻嘻的说:“上次你不是请我吃烧烤吗,我没空,今天可算补上了。”

  用干枯的野草生了火,引燃木棍,等火势旺了,杜德永把鱼穿在架子上。不大会功夫,烤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程黎平一翻身钻了出来,道:“加点辣椒,撒点孜然,味道好一点。”

  杜德永摆摆手,率先拿起一条鱼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说:“你们北方人口味重,我告诉你啊,这种小鱼,就这么吃才好吃,鲜嫩清香。”

  程黎平不甘人后,吃的比杜德永还快:“那是,自家养的东西,吃起来当然香。”

  吃完烤鱼,杜德永又说了些闲话,无非是金沙路派出所的老教导员退休了,上面打算调一个人过来。这个人是王敦儒的关系户,以后恐怕很难搞好关系。说完派出所的事,话题又转到了程家村上,智浜实业集团已经完成了对拆迁地区的初步清理工作,参照设计规划,重要地段竖起了钢材架构的大牌子。省一建集团的施工队开始铺设管道,建造地基。

  程黎平几天前就听老爸说过了这些事,闻言也只是轻轻的点点头。自己还好一些,老爸在程家村生活了五十多年,打心眼里舍不得那个地方,隔三差五就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回去看看。程黎平也回去看了一次,从规划图上,他知道万通市场到程家村之间的区域将会兴建连片的高层住宅。而程家村的地面上,是一栋两百米的摩天大楼,周围有几幢一百米的楼宇拱立,作为主楼的裙楼。谭家霖书记集全城之力打造的煤炭电子交易中心,就落户在这栋主楼。

  按照黎城市政府宣传部的说法,这里是黎城经济脱胎换骨的起始地,也是黎城步入另一个时代的见证地。

  又过大半个月,天气预报播报了寒流南下的消息,未来几天内,黎城将普降大雪。隔壁的彭叔早就把鸭子和鹅处理给了二道贩子,回市里准备过年了。程黎平划着小木船,给各个投放点补充了饵料,然后静静的把船停在了鱼塘中央。

  天空一片灰暗,冷风陡峭,空中已经开始飘起了散碎的雪花。程黎平放眼望去,除了正西方煤矿区低矮的老旧小区外,触目处一片苍凉,不见人烟。被薄雾笼罩的水塘把灰白的田地分割的支离破碎,如同人们被割开的记忆,总有一些片段会慢慢丢失。

  雪花落在程黎平的脸上,突如其来的冰凉显示过它们的存在,随即消失不见了。程黎平缓缓的吸口气,又缓缓的吐出去,带着体温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空气液化成肉眼几不可见的小水珠,终于与空旷的苍茫大地融为一体。

  雪花越下越大,不过半个小时,木船上就有了积雪。程黎平用力摇了摇头,抖掉身上的雪,把船划到了岸边。屋子里生着炉火,炉火上面煮着饭,那是不放心自己的老妈冒着风雪来看自己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非常感谢您阅读我的小说,请花半分钟注册个帐号,收藏一下我的作品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