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孩子概念的发展:一些必须了解的特征(1 / 2)
第一节 孩子概念的发展:一些必须了解的特征
2018-04-15 作者: 曾建英
第一节 孩子概念的发展:一些必须了解的特征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劳动实践和社会经验积累概括的结果。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认识到的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并用词标示出来,就成为概念。
概念的掌握是针对儿童而言的,它是指儿童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成人利用语言工具,通过与儿童的言语交际及教学,把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传授给儿童。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并不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要把成人传授的现成概念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所以儿童掌握的概念与社会形成的概念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儿童经验的丰富和理解的加深,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婴儿在他们出生的第一个月就能形成概念。在短短几年间,儿童就能获得大量的概念。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第一,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研究发现,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幼儿晚期,开始能够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抽象概念,但儿童对这类概念的掌握也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和具体活动的支持。例如,幼儿对“勇敢”的理解是“打针不哭”,对“节约”的理解就是“不撒米饭”。
第二,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儿童掌握概念通常表现在掌握概念的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上。也就是说,儿童有时会说一些词,但不代表其能理解其中真正含义。
由于幼儿基本是通过实例的方式来获得概念的,而成人又常常有意无意的从各种实例中选择一些儿童常见的、并对某一概念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实例”重点向儿童介绍,同时与概念的名称(词)相结合。这种做法固然有利于儿童较快地获得概念,但同时也可能起到一种消极的定势作用:使得概念的范围局限于“典型实例”,造成其内涵和外延的不准确。例如,成人带孩子去动物园,常常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这些都是动物。“动物”这个名称和儿童在其中所见的各种动物实例也自然发生着结合。以至于当问到“什么是动物”时,相当多的幼儿回答“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熊猫……”。如果告诉孩子蝴蝶、蚂蚁也是动物,幼儿会觉得奇怪,要是再告诉他人也是动物时,孩子很难理解,甚至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
从实例入手获得的概念基本上是日常概念,即前科学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难免不准确。只有在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掌握的概念,才可能内涵精确,外延适当。而这是幼儿的水平难以达到的。
为了提高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多给他们提供具有不同典型性的实例,同时引导他们总结概括其中的共同特征。
案例分析:
案例A
爸爸:罗伯特,你今天已经吃过东西,不过你既然还觉得饿,那么我给你拿些薄饼和果汁当午餐吧。
罗伯特:我不要那些。
爸爸:为什么呢?
罗伯特:那些不算午餐……午餐必须是三明治之类的东西。
爸爸:那么我给你拿些麦片粥吧,糟糕,家里只剩下这些东西了。
罗伯特:不行!
爸爸:那么,那么爸爸做份苹果拔丝给你,要知道那是我唯一能做好的东西了。
罗伯特:不,不行,我不要吃那个。
爸爸:噢……那好吧,你告诉我什么是午餐,在你看来哪些东西可以当午餐,哪些东西不行?
罗伯特:如果用餐的时间是12点,那就是午餐了。
爸爸:那么现在就是12点,你可以吃午餐了。
罗伯特:所以我要吃三明治那些东西。
爸爸:为什么一定是三明治而不可以是麦片粥和果汁呢?
罗伯特:因为午餐就是三明治,午餐时必须吃三明治。果汁和麦片粥是早餐吃的东西。
解析:罗伯特关于午餐的概念明显不同于爸爸,甚至不同于一些年长的孩子。我们能成这种差异中得出什么结论呢?这当然不仅仅是对午餐典型特征和本质的混淆,还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年幼的孩子只是很肤浅地理解概念,而不能抓住概念的核心意思。
案例B
妈妈:亲爱的玛丽,我们来玩分类游戏。
玛丽:什么叫做分类游戏?
妈妈:看到这些小卡片了吗?这上面有猫、狗、猴子、苹果、香蕉、沙发、椅子、小汽车……
玛丽:噢,这些看上去漂亮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