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确实存在吗?(1 / 1)
第八节 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确实存在吗?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程丽平
第八节 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确实存在吗?
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中,首因效应也发挥着作用。所谓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的是当人们第一次见到某人或者某物时所留下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对对方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影响。
1946年,社会心理学家S.E.阿希对首因效应做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中,他以7种描述个人人格特征的词作为刺激物,让大学生被试来判断所描述特征的人具有哪些特点。这七个词的呈现方式是:精干、坚信、健谈、冷酷/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实验分A、B两组,两组被试所接受的指导语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冷酷和热情两种刺激的差别呈现,即A组听到的第四个词是“冷酷”,B组听到的为“热情”。结果两组被试的判断差别非常大:A组说所描述的是一个冷酷型的人;B组说是一个热情型的人。因此,阿希认为能左右人们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最早出现的中心词。
随后,心理学家进一步丰富了阿希的研究,即向被试所呈现的单词是相同的,但顺序不同,比如积极的词汇在前,消极的词汇在后,或者相反。结果人们倾向于根据最早出现的几个词汇做出了判断。因此,人们的判断无一例外地受到了首因效应的影响。
人们仅根据描述人格特征的词汇就表现出了首因效应,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同样如此。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与某个人第一次相见,最初的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如何,是喜欢、排斥还是其它,在最初的45秒内就已经决定了。
我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首因效应的影响,但是我们在刚见到对方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对方的判断,比如,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打篮球的人一定是高大、阳光、外向,甚至所穿的衣服也是运动服的样子,而当我们突然见到一个穿着西服,不爱说话的运动健将时反而很不适应,因为这和我们内心的定势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印象)不一样。
同样的,假若我们经朋友介绍,去认识一个朋友,并且已经知道对方是一个大学教授,那么我们在听到的同时已经在头脑中搜索相关的资料了,比如长相应该怎样、说话应该如何、举止行为是怎样的等等,这就是我们的定势思维。而当我们真正第一次相见时,首因效应也随即产生作用。如果和我们头脑中的想象相吻合,那么一种熟悉感、好感马上就产生,接下来的谈话、交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如果是约会的对象,那么一见钟情也具有了可能性。相反,如果对方和自己内心的想象出入很大,那么在一开始也就没有了想了解的**。
所以,首因效应或者第一印象,影响着我们对信息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很多情况下具有片面性。
譬如,有这样的一个咨询案例,男生和女生一见钟情,男生在大学新生注册的时候,和几千名新生一样要排队等待办理注册,恰巧排在了她身后,而且他们是同系不同班,重要的是女生发现这个男生慌慌张张地站在人群中,有点呆也有点稚气也有点帅,是她喜欢的那种类型,于是在这个男生又急又不知所措时女生问道:“你是不是要办理注册啊?”男生说是,他觉得这个女生真善良,让他排在了她后面。很自然地,两个人在一起了,但问题也随着出现了。比如,女生发现男生很木,有些在他人看来很容易理解的事情,男生就是不理解,需要女生解释很多遍才行;男生也发现女生太爱计较,而且对自己身边的其他女生的态度很恶劣,甚至有时是班里的活动需要和女生合作也不行。于是,两个人的争吵便是经常的事,最终的结局便是分手。
很多一见钟情的故事最终像这个咨询案例的结局一样,当然也有可能是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但这种结局不一定常见。
一般来说,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人们对恋人或伴侣的美好印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最不客观的。回想一下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有几个能接受来自朋友的对自己恋人的负面意见,尽管这种负面意见是朋友们确实看到的、见到的?又有几个人在听到父母对自己一见钟情的对象的反对意见后而有所反思、有所改变的呢?
所以,当人们受首因效应的影响时,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彼此亲密关系中的美好而忽略了弱点,并且很多情况下这种美好被人们自己放大了。
首因效应固然让我们对他人有了初步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增加,我们对彼此会更加熟悉,最初的第一印象发生了变化,可能会感觉自己很幸运地认识了对方,也可能会感到遗憾,自责当初的鲁莽。这样以来,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疑问一样:一见钟情真的存在吗?我们不能说不存在,但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一见钟情式的婚恋关系需要要经过时间的验证,或者走向幸福,或者便走向分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