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第二批远征军来自藩属国(2 / 2)

加入书签

萧震雷摆手道:“没关系,他们要批就让他们批。我们自己又不是没有喉舌,让我们的喉舌去跟他们打口水仗,你去问问英国佬和法国佬。西方哪个国家殖民的时候没有大规模屠杀过?难道就许他们杀,不许我们杀?老子还就杀了。他们能把老子怎么样?这种事情只要我们自己不要太认真计较,人家最多也只是嘴上过过干瘾。叫嚣几天就平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我们自己的新闻媒体也不是吃干饭的,往脸上涂粉的事情也不是干不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而且还不会比他们差,此时就这么决定了,6月10日之前,东南亚各地所有规定的兵员指标必须要完成,谁完不成,我就找谁的麻烦!”

蒋百里见状知道这事已经成定局,当下也不含糊,答应:“是!另外,我们在朝鲜俘虏了大约四万九千多人,其中第二十师团有一万八千多人,另外还有两万多人的壮丁,我看是不是也把他们送到欧洲战场去,留在朝鲜的话,我们还要供应粮食,送到欧洲去的话就由英国人和沙俄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了!”

按照当初萧震雷与英国方面的协议规定,华国出兵五十万进入欧洲战场,这些兵力所需要的军费开支由华军自行负担,但是如果协约国需要华国方面再出兵的话,另外的军队除了武器之外所需的一切军费开支都有协约国方面负担。

萧震雷听了当初同意:“我看可以,日军第二十师团的编制不动,就按照之前的编制,将剩下的一万八千壮丁编成一个师团,名称嘛,他们当中哪个地方人多就命名为该地师团,例如大阪师团或九州师团等等!两个师团是不是太少了一点?能不能从各地修路队伍中抽调几万日本俘虏?”

蒋百里连忙掏出小本子记下这件事情,听了萧震雷后面的话之后说道:“大总统,我提一个建议,那些日本俘虏既然被抓去修路了,那不如让他们继续修路,我们想要再俘虏日军部队可以另外想办法,我认为一百万兵力想要运到沙俄西线战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如我们趁着这段时间攻取海参崴以及周边地区,将那里的日军部队全部俘虏,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显示,日军在海参崴以及周边地区有大约四个师团,另外还有大约十万俄军俘虏,我们只要对周边地区进行一定时间的封锁,日本人如果不想饿死就只能投降!”

萧震雷听了这个建议后抽起烟,思索了两分钟后才开口:“好吧,这个海参崴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它是要塞,如果让日本人在里面储备足够的物资,我们想要拿下它就要牺牲更多的士兵、花费更多的时间,从现在起对它进行封锁的话,以后可以节约一些时间,就这么办!另外,这一百万从东南半岛各地和朝鲜征召的兵员,你们打算如何解决他们的武器问题?”

对于这件事情,蒋百里显然早就考虑好了,他道:“东南半岛各地的军队,他们此前一直都使用的是英法两国的武器,我们接手的时候,那些武器也被我们接手了,当时英法撤走得比较匆忙,还有很多武器来不及运走,被我们捡了便宜,从各地汇报上来的数量来看,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如果以后在战斗中有损耗的话,就找英法俄等国去解决,至于朝鲜和日本兵,我想了一下,就统一用沙俄的武器,沙俄在步枪方面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个由我们总参谋部去和沙俄方面协商,另外现在我们接管了西西伯利亚,可以利用当地一些工厂和技术人员生产沙俄武器和弹药供我方使用,应该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那好,就这么定了!”

“大总统,关于这第二批远征军的编制以及各级指挥官人选上,您有什么指示?”

汇报结束后,蒋百里就从萧震雷的办公室里出来了,来到一楼大厅,就见张孝准从一个沙发上起身走过来,“百里,情况怎么样?”

蒋方震指着大厅的沙发说道:“走,我们先坐下说!”

两人来到沙发边坐下,蒋方震就道:“我刚才探听了大总统的口风,不过没有收获,大总统对这第二批远征军的各级指挥官人选闭口不谈,不知道是还没有想好,还是不想现在就说出来。韵农,其实依我看,你大可不必为此如此上心,其实你我都知道,这第二批远征军兵员都是从东南半岛各地和朝鲜征召的,还有一些日本俘虏,军纪都差得很,而且这些人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尽管兵员数量庞大,但战斗力不行也是白搭,我看你还是打消了这个心思吧,以免把自己的的名声给毁了!”

张孝准闻言不由苦笑:“百里,你认为我现在有什么名声?我也只是在北伐中打过几场仗而已,我不在意这批远征军的战斗力和兵员素质,如果我能出任一个集团军司令,只要他们能够完全执行我的命令,我相信凭我的才能是不会输给那些西方将军的。这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担心错过这次机会,我此生就再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这对于我这种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和步行啊!”

蒋百里听了张孝准这番话,沉默了,良久才叹道:“韵农,其实我辈军人最大的幸福便是期盼没有战争,期盼国家永远也用不着我们,只有这样,才说明百姓是幸福的,国家是安宁的,一旦国家需要我们,就说明战争要爆发了,百姓安宁是生活要被搅乱了!”

张孝准摇头道:“百里,我跟你的想法不同,战争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战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不能害怕战争,我们军人、国家和国人都始终要保持警钟长鸣,要居安思危,如果不这样,一旦战争来临,我们就会措手不及!”(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