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力不从心(2 / 2)

加入书签

在派太监往紫禁城中上奏章的同时,朱由检也告诉孙传庭:“即使朝廷能开仓放粮,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几日还要先生辛苦先生,继续照应好粥厂之外,也要多采购些棉衣棉被,发到灾民手中。”

至于御寒之所,朱由检也无能为力了,毕竟房子可不是用纸糊的,说有马上就能有。就算他肯出钱,这冰天雪地之下,也无法施工盖房。

朱由检不由得想起,要是前世哪里闹了灾,大批的军用帐篷马上就能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运过去,足可遮风挡雨,暂避严寒。之后,还能搭建活动板房,防风效果更佳。可眼下这个时代,这两种救灾利器是不可能有的,也只好徒叹奈何。

孙传庭走后,朱由检与蕊儿商量了一下,马上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让林佑坤押运着王府中所有的黄金和白银,全部送到李自诚开设的银号。李自诚虽然不在京师,银号掌柜却与林佑坤打过交道,之前又得了李自诚的吩咐,对林佑坤要办的事自是百依百顺。

林佑坤将朱由检的原话转告给银号掌柜:“这批黄金和白银,暂时寄存在银号之中,不收取利息,但银号必须保证随时可取。”

朱由检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银子放在银号,比在王府中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别的不说,那几个仓大使、库大使,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魏忠贤指派的。即便不是,也难保没有监守自盗的事情出现。倒是银号,因为完全是商业化运作,自然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弊端。

第二件事,朱由检将王九龄等人召到银安殿,假装愁眉苦脸地道:“各位大人,昨日你们说的重修王府等事,本王也觉得十分必要。无奈今天一盘账,王府竟然没有多少银子,连维持日常的开销都很困难。”

王九龄难以置信地问道:“殿下,不可能吧?库大使昨天还跟臣说过,库内有白银六万余两,黄金一万两…”

朱由检心中大骂:你们这些王八犊子,盯哥的钱盯得还真叫一个紧。表面上却是哭丧着脸道:“王大人有所不知,本王奉了万岁的密谕,要紧急采购些紫檀木、黄花梨木,送进宫去。但是万岁只让本王采购,却并未拨付银两,本王也只好先行垫付。这不么,刚刚我已经让林副指挥使将库房搬空了。既然重修王府也如此紧迫,各位大人能否也帮本王一个忙,先行垫付些工费?”

王九龄等人目瞪口呆,也不知道朱由检说的是真是假。但要让他们从腰包里往外掏钱,那是万万不能的。于是有的说“天寒地冻,暂时无法施工”,也有的说“重修事关重大,需先行确定图纸”,还有的说“应先上报朝廷,批准后再商讨具体事宜不迟”…总之,本来昨天还在他们口中势在必行的工程,今天却无论如何也进行不下去了。

朱由检哑然失笑,心说你们这可真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在返回后宅的路上,朱由检和管宁走了个脸对脸,也只得停下来和他打声招呼。

管宁这两天真是忙得四脚朝天。他身为信王府的总管太监,大事小情都要经手,尤其是住房的分配,更是让他大伤脑筋。

原来这信王府以正中的池塘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除了银安殿,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后院除了朱由检居住的红萼楼,也有东西两个跨院。每个跨院中,各有房子十几间,可以供人居住。

本来这王府是从**星府改建而成,**星府上虽也有几十口人,但房间仍是绰绰有余。可改成信王府以后,太监、宫女、侍卫、家丁全部加起来,足有将近二百人,房子一下就不够住了。

这一天多的时间,管宁把精力全都用在协调住房上了。林佑坤的腾骧右卫他惹不起,单独划了一个跨院。而其他的太监宫女,有的仗着自己资格老、和管宁关系铁,想要单间;有的结为对食,要求“夫妻”分在一起;有的更变态,非要挑些年幼的太监或宫女,自己来当“干爹”或者是“干姐姐”。

如此一来,几乎人人都想挑房,谁都觉得自己有资格挑房,但是僧多粥少,又不可能都能得到满足。最后都吵到管宁哪里,闹了个不可开交。

最后管宁只能摆出总管太监的派头,强行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分配。结果除了几个关系和他特别好的太监宫女,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单间之外,剩下的都不得不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挤一个房间。绝大部分人都对管宁的分配方法大为不满,却又敢怒不敢言。

此时见到朱由检,管宁这才懊悔自己只顾忙这些细务,竟将这个最重要的目标给忽略了。

他忙迎上前去媚笑道:“王爷,今日逍遥伯府送来了请帖,请您腊月二十八日去赴晚宴。请王爷示下,具体事宜该如何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