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埃及战记(五)(2 / 2)

加入书签

“威廉,东方是个很大的市场,他们有四亿多人。”李海顿说道,“在东方的历史上,在古代有一位很有名的宰相,在他还是商人的时候,在赵国的都城遇到了秦国一位作人质的王子。那个时期,东方那个大国还没有统一,分裂成许多个国家,彼此相互打仗。为了避免战争,有时候就会把地位比较低的王子送到对方的国家里去当人质。这名商人在见到王子后立即说道:‘在一位王子身上投资,并支持他成为君王,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啊!’于是,他就在这位王子身上花费巨资,终于让这位王子继承了王位,这样他就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并成为了宰相,并成了整个天下最富有的人。”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想控制那个国家?”威廉惊奇地说道。

“为什么不呢?为了控制它,花费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最终我们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李海顿微笑着说道:“目前的情况,控制这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是控制他们的军队。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斯托瑟?”他转过头对博洛耶维奇说道。

“是的,陛下,我有些明白您的用意了。”博洛耶维奇说,不过皇帝陛下曾说过那个国家现在所派出的军官分成了两派,却让这两派人各掌控了大约一半的华工队伍,似乎不偏不向,谁也没有支持。他不太清楚皇帝这么做的用意,不过,当着德国皇帝的面,有些事并不能现在就说。

在达成了分脏协议之后,博洛耶维奇很快就赶回了乌克兰前线,他现在需要和德国人一起让俄国人再次品尝到失败和崩溃的滋味,也只有这样,俄国人才能快点接受那份接近无条件投降的屈辱条约。

俄国已经完了,现在的问题是德奥联军想要前进到什么程度,如果把俄国人逼急了,他们可以撤到西伯利亚,继续跟德奥进行一场漫长的抗战,那样的结果将会得不偿失。但问题是一个强大的俄国绝不符合德国的利益,更不符合奥匈的利益。英国人一直在推脱战争责任,一直在指责说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是奥匈帝国想要吞并塞尔维亚,从而把各国都卷进了战争。

实际上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俄国人一直觊觎着巴尔干地区,妄想着建立一个以东正教为主的大斯拉夫国家,这与信奉天主教的奥匈帝国自然有解不开的矛盾。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人在背后撑腰,尼古拉二世并不敢冒着与德国人开战的危险与奥匈开战。

现在在评论这一切都没什么用,沙皇已经倒台,据说他的全家都已经被关押了起来。现在,可怜的前沙皇连保护家人的能力都失去了。

尽可能地在最大的程度上消弱俄罗斯,这是帝国皇帝亲自所制订的战略。一个四分五裂的前帝国当然最符合奥匈的利益,不过,皇帝是凭什么自信满满地说出俄国一定会出现动乱?至少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迹象,苏维埃已经控制了俄国的局势,实际上俄国的政局在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之后,变得稳定起来。

苏维埃政权还宣布将会在12月进行第一次杜马选举。

反正目前还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出现动乱的迹象。

“机会在哪里呢?”博洛耶维奇在想。

i1153(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