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莫犹豫,乃证医心恒常(1 / 2)
第二十六章 莫犹豫,乃证医心恒常
2018-04-15 作者: 玄同先生
第二十六章 莫犹豫,乃证医心恒常
有句俗话:怕天下雨还不出门了吗?这就是对坚定最好的诠释。天要下雨,这是绝对而肯定的,就是不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不下雨。出门归出门,该出门还是要出门,不论老天爷高不高兴下不下雨。
明知道天要下雨,你跑出去干啥?谁都不是笨蛋,天下雨就带雨伞穿雨衣不就完了。实在太大的时候大不了去躲躲也就是了。所以下雨归下雨,出门归出门,只要该出门,那就出去就行了。
那为什么还要怕呢?
无非是怕因为下雨衣服给淋湿了,衣服淋湿了就要换,换下来的衣服就要洗,洗衣服就要用洗衣粉,最重要的是还需要自己动手,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还有因为这衣服时我最喜欢最心爱的,怎么舍得让雨给淋湿了呢?
穿雨衣吗,多丑啊;带雨伞呗,真麻烦,谁没事带个雨伞,雨中漫步不是更浪漫么?他姥姥的,到底出门还是不出门呢?等你犹豫完了,黄花菜都凉了,哪道菜都甭想赶上。其实反过来想一想,这下雨和出门压根就是互不搭嘎的两回事,下雨是自然现象,出门自然是因为需要出门,出门就有事要做。谈不上怕不怕,之所以怕,就是因为下雨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出门遇上下雨又是另一回事了,要么实在不行躲一躲,打个的也可以,构不成不出门的要件,除非是实在没必要出门。
如果实在没必要出门的话,那下不下雨也不构成出门的要件,反之亦然。遇上这种情况,只要分清楚该不该出门,有没有必要就行了,天下雨只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而已。恰好必须出门的时候,碰上老天爷不高兴下雨而已,但是老天要下雨是必然的,正如前文说的那样,无非什么时候下,下达还是下小的区别罢了。
该出门出门,不管有雨没雨,雨大雨小,莫犹豫即可。
如果印证到丁逸最近遇到的事情上,其实也一样的。他之所以一直有这种躁动,其来源就是焦虑与犹疑这些负面情绪所造成,之所以有身受劫是因为身体本来就有这些问题。这些就好比是老天爷要下雨,是必然的,每个人,就算是修行到了出神入化境界的高手也会有自己的焦虑和犹疑,也曾有暗疾隐疾,无非是他们从中超脱出来,不再因为这些事构成阻碍自己前行的障碍而已。
人人都有暗疾隐疾,就看什么时候发作出来;人人都有焦虑等负面情绪,就看什么时候影响自己,但是这些和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并无必然联系,即便有些阻碍,但绝对不是做不成事的借口。这就好比是明明必须出门去接孩子,总不成因为出门遇到下雨,这孩子就不接了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孩子当然还是要接。那遇到下雨怎么办?打车开车打伞穿雨衣都是选项,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把孩子接回家。
同理,修行精进遇到身受劫怎么办?不怎么办,想办法解除这些麻烦就是,无论是吐纳以调节经络,还是运动以强身健体,这些都是选项,最终的结果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你现在不解决,将来它还是要出来作怪,比如年老体衰的时候。总之,遇到这种问题,不犹豫,莫退缩即可,如果是这种求证修行的人,连这种念头都不该有。如果有呢,怎么办?不怎么办,仔细想清楚,自己是愿意被这种一时的困难压倒呢,还是愿意一劳永逸就行了。
之所以要迎难直上,就是因为这种难关能够被克服也必须被克服。古人不是说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难是必然的,难度大小谁都不知道,如果是绝对无法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困难了。好像这世上的事情,除了让宇宙围着自己转,让地球听我心意这些事情之外,还没什么事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病有可治不可治,病人因为病入膏肓当然也会心情不好,行事过激也在所难免,可医生的职责就是职责,并不因为自己遇上自己力所不能的病就不是医生,也不因为病人误解自己就该忘记自己的天赋职责,该咋样咋样。有啥事等尽了自己的职责之后再说其余。就如那也叫上官平的医生明知道吴天不是东西,即便心里对他再愤恨,可眼见他惊惧闭气,痰迷心窍,终究还是要救人。
这些就是丁逸终于冷静下来的原因,虽然并不会因为他终于冷静,并理解了作为医者该有的心境后,这身受劫就会立即消退。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些医生安慰病人的话其实照样也适合自己,劫数说来就来,因为它本来就存在,想要解决这问题,可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修行有修行固有的规则和规律,不急不躁,莫退莫疑才是正确的态度。
想明白这些之后,丁逸便回到自己住的病房收拾好东西,然后办理出院手续了。净化身心的话,在医院里可不是最好的地方。从这一日起,丁逸忍受着身体中的痛苦一直坚持每日的定座修炼,就连练剑都没有少哪怕一分钟,该上课还是要上课,该去见习的时候还是要去见习。
杨济时看着这一切,心里终于放下来了,虽然见丁逸这么苦苦熬炼心有不忍,可终究也只能叮嘱他不要犹疑而已,这一点谁都帮不上忙。
这一坚持,就创下了一个惊掉一地眼球的记录,丁逸的身受劫竟然缠绵了足足九个月之久,直到第二年七月份,也就是大一下学期结束,刚刚放暑假的时候。这在天下修行各派都没有见过谁的身受劫能度这么久的,而这一点也正印证了杨济时初时的判断,若是按正常情况来说的话,丁逸的修行至少要半年时间才能破进身受劫,原因就是炉鼎中的缺憾实在太多,受到影响太大了,这无形中也会限制修行的进步的。
这九个月来,丁逸每日练功不辍,这一天阳历的七月初七,正是初夏时节,丁逸照常忍者身上的不适在那四合院背后的松林里练剑,七十二式太极剑刚刚打到一半的时候,忽然身体里一直缠绕的那些不适忽然间莫名其妙退去了,四肢百骸充斥着无比的舒适的感觉,抬头踢足之间充满力量感,搞得丁逸极不适应。
这么长的历劫时间,对他也不是全无好处的,至少在定力上,丁逸已经是少有的高手了。定力定念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说它有却无形无影,说它没有却无处不在,在丁逸度过身受劫之后,神识中竟然能感应到四周所充盈着的旺盛生气以及弱不可辨的阴气和秽气。相比未渡劫之前,已经精深了太多太多了。
也是从这一日起,杨济时开始教授他医门的独门医术,循经诊脉之术。这种手法其实简单,就是在切脉的时候以神识透入患者的炉鼎,以历身受劫的那种心法为根基,以不动的态度去感应病者的体内的真气的律动。
在学了这种法诀之后,丁逸忍不住道:“师父,我们医门的法术都是不是自己找罪受啊?”
杨济时笑道:“何出此言啊?”
“你看着循经诊脉术,这哪儿是诊脉呢,就是把病人本身的炉鼎经络作为标靶,然后以自己神识为中转,将病人的痛苦如实印入自己的感应中。我那个郁闷,如果对方是得了阑尾炎,那我自己也不跟着常常阑尾炎的滋味吗?”
“你笨吗?阑尾炎这种简单的望闻问切就能判断的疾病,哪里需要用这种神通手段?只有遇上了疑难杂症,普通手段很难判断的情况下,这才会用到这种循经诊脉术。我们医门度身受劫的心法叫做‘味苦’,这种循经诊脉之法就是以此为根基方能修成的法门,而这种法门也是检验自己修行精进情况的一种印证法,你懂不懂?”
“哦,原来是这样,那是我想歪了。”丁逸汗颜道。神通这种东西惊世骇俗,施展起来有各种讲究和禁忌,是不能随意用的。医门之所以叫做医门,还在于医术的精深,如果什么病都需要用到独门手段的话,那这不是医门传人,是神经病了。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无论遇到什么人都用这循经诊脉术去给自己找罪受呢。
杨济时看了看墙壁上的石英钟,道:“以你的根底,学会这循经诊脉术并不难,无非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而已。明天我要去北京参加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这门诊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反正现在是暑假,你也没事可干,就当勤工俭学吧,我已经跟院长打好招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