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2 / 2)
母亲说,今天是大年初一,你们怎么在婶婶家里吃饭。我还专门给你们炖了一只黑鸡婆呢。
刘立秋说,秋姑婶硬要留我们吃晚饭。她说我好几年没在她家里吃过饭呢,盛情难却嘛。娘,你自己快点吃饭吧。
母亲说,好,鸡汤留给你们等会喝。
嫂子和妹妹把菜端上了桌,母亲坐下来说,吃饭吧,别等老大了,他肯定又有酒喝,不回来吃饭了。
刘立秋说,娘,我们进房里去了。说完,一家人进了屋。
刘蕊打开电视机看儿童节目。小家伙最喜欢看鞠萍姐主持的儿童节目了,只要是鞠萍姐主持的儿童节目,爸妈谁也别想换别的频道。因此晚上只要刘蕊在家里,几乎就是刘蕊霸占电视,让刘立秋和池群英没有看电视的份儿。
好在刘立秋除了看看新闻外,对其他电视剧等不是太感冒,他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外国名著,有时真有点痴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国外名著,他都读得滚瓜烂熟,有的甚至读了好几遍,里面的故事情节都能够完整地复述出来。当然这是他大学毕业之后才从书店买到的外国名著。刘立秋小时候就爱读书,可是农村里没有这样的读书机会,不仅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当然还有那个年代,好多书籍都成了被批判的毒草,哪里还能读到国内外的什么名著?
刘立秋在中学读书时,看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林海雪原》,是从同学李中华那里借来的。李中华的父母亲是老师,父亲还是中学的校长。虽然学校搞运动,图书室的不少书籍作为毒草,都一把火给烧了,但李中华的父亲惜书如金,在清理完图书室的图书后,抢在将要焚烧的头天晚上,偷偷地打开图书室,私下里把不少好书都搬到了自己家里藏了起来。刘立秋和李中华坐在一桌,看到李中华上课时,经常拿着一本小说藏在课桌下看得津津有味,刘立秋心里就留了点神。下课时,他偷偷地从李中华的课桌下拿出那本书看了看,原来是曲波的《林海雪原》。他翻了几页,就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于是他待李中华进教室后,对李中华说,这本书借给我看看。李中华和刘立秋相处得不错,见他要借书也不吝啬,但只准借给他三天时间,并嘱咐他要妥善保管好,不要弄坏了书。刘立秋如获至宝。他不像李中华那样,在老师上课时放在课桌下看。他对学习一直很认真在学校读书上课时,从不开小差,更不看课外书。他把书藏在书包里,晚上做完作业后,就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的看到深夜。李中华准许他借用三天时间,他却在三天时间内,把那卷了边的《林海雪原》看了整整三遍,其中少剑波写给白茹的那首情诗,多年以后他还能完整地背诵下来。
刘立秋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也是李中华借给他看的。后来刘立秋还找李中华借了不少长篇小说阅读,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金刚》《红岩》《战斗的青春》《吕梁英雄传》《铁道游击队》,还有古典小说《粉妆楼》《万花楼》等等,每次刘立秋还书给李中华时,就把家里的大豌豆抓上几把给他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刘立秋书看得多,情感也变得异常丰富起来。特别是那些爱情小说对他的影响很大。一个农村伢崽,之所以能让县委副书记的女儿看上,把她追到手,多少与刘立秋喜欢读书有点关系。不仅是因为阅读书籍让他增长了才干和见识,刘立秋还把从书中读到的不少追求女性的方法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倒也能起到一些好的效果。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由于读多了中外名著,也让刘立秋喜欢上了文学创作,从小他心里有了要当一名作家的执作追求。
刘立秋每次出差或者出门都要放两本小说在包里,无论坐火车还是坐汽车,他都要拿本书看,回到家里同样不放过。刘立秋坐在床边上,聚精会神地看着博尔赫斯的小说,池群英则在陪着女儿看电视。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母亲端了两碗鸡汤过来说,你们快趁热喝了吧。刘立秋才放下书,下床紧赶几步上前接过母亲的碗。
喝完鸡汤后,刘立秋到厨房把碗洗了,回到房间拿着书还准备继续看下去,池群英说,别看了,女儿要睡觉了,去打盆热水来给她洗屁股。
刘立秋才依恋不舍地把书放下,出门去打热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