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贤王遗留(2 / 2)
后来兴王府出巨资将学宫的茅草屋面全部更换成瓦块,还在重要的位置,比如在檑星门上添加了美观的琉璃瓦。
兴王府这次对学宫的大翻修,不仅让学宫的房屋漂亮美观了,而且还坚固耐用了,此后二十余年,学宫的房屋不再坏过。
直到正德十三年,学宫房屋虽未坏,但已陈旧,兴献王又主动发帑,又彻底对学宫进行了一次大修葺。
兴王喜文事、好文学,爱好诗歌和书法,不肯参与他同辈的其他许多消闲活动,而是纵情于艺术和文学的消遣。”正所谓“无优伶近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对安陆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在闲遐之时,吟诗做赋,观景下棋,成了兴献王带给安陆一种高雅的消遣方式。一生著有《汉江赋》、《阳春台赋》、《含春堂稿集》、《纪恩诗集》等诗赋遗世。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兴王朱祐杬因暑热病故,年仅四十四岁,朝廷给他的谥号是献,后便称其为“兴献王”。
据《武宗实录》载:兴献王朱祐杬“体貌英伟,声音洪重,平居无疾,至是伤暑浃旬,遂薨,享年仅四十有四。封内此岁天鼓鸣,将薨之前一夕,有大星陨于西北,盖哲人之萎,不偶然也。”
其侄儿正德皇帝朱厚照得知消息后,十分悲伤,并“辍朝三日”,赐谥册,圹志文,派武安侯郑刚到安陆祭奠,命行人司行人王瑄至安陆掌行丧礼。慈寿皇太后,兴王朱祐杬的生母邵氏分别委托承奉张佐和黄英赐祭。十一月,六部、五府和都察院等衙门抽有官员致祭。正德十五年以亲王的规制葬于兴王府东松林山。
兴王朱祐杬逝世后,守备太监杨保在进呈嘉靖皇帝的奏折中,将兴王一生进行了全面总结:“请迎养,宗正道,禁异端,躬节俭,杜淫巧,敬神明,笃孝敬,去奢侈,却进献,溥恩泽,正圣心,优老臣,慎刑罚,舒民困,崇圣学,礼大臣,赈荒旱,救水灾,轻禄利,广仁恩,感祈祷,济不给,助边患,固城池,优乡宦,资忧制,惠去官,恤民隐,谨礼度,悯故官,育人才,远倡优。”
兴献王一生,广有贤名,德行出众,而跟随他一生的随从、部下,也和别的王爷手下不同,多是宽厚,明礼知义者,连跟着他的宦官都多有才学。
当时兴王府有仪卫司,有仪卫正、仪卫副、典仗,掌王府侍卫仪仗。一般为军校,属锦衣卫系列,人数多则三千,少则也有数百。
而最受兴王器重的典仗当属陆炳的父亲陆松,随嘉靖帝进京后,升做锦衣卫副千户,而后累官至都督佥事,因身体不适,才回家休养,不再当值。
而朱宸、骆安、王佐、陈寅等人均曾在仪卫司任职,都受到过老兴王的教诲,本身就性子宽厚,义气相投,这几人的感情不言而喻。
嘉靖帝登基后,朱宸接了被剐的指挥使江彬的职务,但是也因为年长,身体状况日益下降,不久,嘉靖帝便命骆安接任指挥使之职,让朱宸回家养老。今日,陆松的儿子陆炳来到北镇抚司,任镇抚使,骆安和王佐都很高兴,自然是让手下心腹全力配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