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4)(1 / 2)
同光元年秋冬,差几也是这个时候,李从璟初克营州,如今两年过去,再占此城,也算是故地重游。当前的营州城,与两年前并无多大差别,若说不同,便是城中的百姓更少了些。两年时间历经两次大战,使得本就不多的营州民众,逃散的所剩无几,因是城中就显得格外冷清,街巷各处,都是幽州军将士在游弋。
经过前几日幽州军对营州城持续不停的轰炸,城墙破损极为严重,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缺口,在没有火药的情况下,虽说彻底轰塌一段城墙很难,但也仅此而已。营州城不算大,百斤乃至数百斤的巨石,三日连攻,威力并不亚于火炮齐射。
这也是没法的事,攻城之时,总不能顾及防守。
这回能以看起来很轻松的方式攻下营州,原因只有一个,说到底还是李从璟对攻打营州准备良久。若是算上准备期间的心血,李从璟为克营州,其实是付出极大。
而在攻城期间,投石车因为超负荷运转,损坏了接近五分之一,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比例。其他诸如各种大小攻城车、云梯、强弓劲孥、厚甲发挥的功效,则不用赘言。
如战前李从璟所说,这回他打的就是一场不在乎钱的战争。因为他有钱。
相比之雁南,营州2↓,城毕竟是一座城池,作为契丹此番防备李从璟的核心据点,又是保障辽东战场的大后方,其无论是军械囤积,还是军粮储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平心而论,契丹军的军械李从璟是不怎么看得上的,他们的马刀幽州军不习惯用,他们有更好的选择:马槊;契丹的弓箭,无论是质量,还是做工,都比不上幽州军,因为契丹缺铁;也是因为这样,契丹军的甲胄在李从璟看来更是寒酸。虽然契丹军这些年一直在发展,但军中仍旧是皮甲多而铁甲少,就更别提厚甲了。
然而无论如何,有这些东西总比没有好,虽然质量残次了点,但折算下来也是钱。再者,百战军、卢龙军这样的主力部队瞧不上,地方驻军还是可以用的。另外,军粮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草原民族有个好处,肉多,虽然幽州军平日也不缺肉吃,但也不可能敞开肚皮吃,这就便宜了这些将士们。
清点缴获的时候,王朴摇晃着脑袋叹息道:“本想发一场战争财,可营州地贫人少,契丹军备又如此不堪,实在是让人失望。照这个趋势,要以战养战,可不容易啊!”
幽州军此番能两次大胜契丹军,军备领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这并非是在李从璟手里才有的改变,而是向来如此——比起铁锅都是宝贝的草原,中原毕竟是富庶的——区别只在于,李从璟将这种差距扩大了。
杜千书在在草原呆过很久,对契丹了解比较深入,他摇摇头,认真道:“契丹军备并非都是如此,其中也有精锐不下我等之锐卒。”见众人都向他看来,杜千书继续道:“这在参谋处早已不是什么秘辛,草原军制与我们不同,这是军备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契丹的确缺铁,但自打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后,有很大改善,其本部人马,也即亲军——司近部、腹心部,装备精良,几与我等相齐。至于其他部落的军队,则受限于本部落情况,军备有差异。”
说到底,草原民族还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种族,这在目前是没有改变的事实。
王朴听了这话,倒没有觉得装备精良的腹心部、司近部很难战胜,而是眼前一亮,“如此说来,待与耶律阿保机交战时,我等的缴获,就要丰盛的多了?”
杜千书怔了怔,片刻后无奈道:“正是如此。”
众人闻言,相视哈哈大笑。
控制城池,打扫战场,清点物资缴获,统计军功,处理伤员,修缮城防,接管民政,这是战后必须立即着手要处理的事。其中有些事武将能做,也有些事武将做不来,需得文官出面。
李从璟这回出征,与往日不同,前有大军征战,后有文士随行。大军负责攻城拔寨、决胜沙场,文士则负责后勤保障、接管地方。
一场只有军人而没有文官的战争,只能攻城,而不能掠地。要将打下来的地盘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土地,就需要文官来接管民政,稳定地方,同时颁行己方法令,建立统治秩序,如此才能将敌方的天空上,刻上大唐两个字。
此番攻克营州,李从璟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
前方有军队马不停蹄攻城拔寨,后方则有文吏紧锣密鼓消化战果。
这是李从璟目下采取的征战模式。
也即是说,李从及这回北上征战,目的已经不仅仅是纯粹去援助渤海、打击契丹军,而是要借此机会抢地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