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让历史告诉未来(1 / 2)
在浦西企业馆区,拥有螺旋型外观设计的上汽集团餐ㄓ闷车馆是绝对的地标性建筑。3000平方米的LED巨幕“天使之眼”滚动播放着各种极具创意、想像力的视频节目,4000多块曲面异形铝板和大片变色玻璃,营造出“移步换景”的感官体验,恍惚间会让人有身处未来世界之感,以至于在网上投票评选中,汽车馆被公认为“拆除最可惜的世博场馆”。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座场馆已经掀开了世博会历史上的全新一页。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共同签署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协议》,是世博史上首次由同一行业的两个国家两大企业联合成为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开创了中外合作双方联合建馆参展世博会合作伙伴的发展机遇。
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所言:“当今世界,合作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因为合作能够聚力,合作能够创造,合作能够共赢。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的亲密关系,把上汽和通用15年精诚合作的历程推向了更新的高度。”
这种合作开启的,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实现人类未来梦想的高度。汽车馆力图开启未来,“和大家一起遇见20年后的城市交通系统。”
它不但继承了通用汽车百年来的大气做派、诡异想象和严肃历史感,也全面展现了崛起中的中国企业的平和、自信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足以与世博史上著名的“未来世界”、“未来城市”三足鼎立,开启一个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的“新交通时代”。
因为,今天就是历史,过去便是未来。
“大气!”
这是2010年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视察完上汽集团餐ㄓ闷车馆后的评价,也是游览过汽车馆的观众们的共同感觉。两家企业以科技为手段,以情感为诉求,让汽车馆不但“可与国家馆媲美”,还荣膺《世博周刊》评选的“上海世博会最受大众游览者喜爱的企业馆”冠军,成为当仁不让的世博明星。
从过往来看,通用汽车是历届世博会上最有想像力、最具历史感的企业之一。两次经典展演造就的辉煌,不但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传颂,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开启了通用发展史上的黄金岁月。
1939年纽约世博会,通用汽车以“未来世界”向游客们展示了20年后的世界,用5万辆汽车模型和井然有序、支脉纵横的立体交通,首次提出了“高速公路”的概念。16年后,世界首条高速公路诞生;又过了4年,美国启动了州际高速公路网计划,不但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高速公路依然对人类的移动方式、移动空间、城市规划和商品流通有着深远影响。
1964年纽约世博会,通用以“未来城市”为主题,翔实全面地展示了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的技术进步。参观者坐在可调座椅上,沿轨道上下穿梭于两层楼高的展馆之中,途经包括月球基地、南极中心和海底酒店等在内的未来城市,吸引的游客总数超过2900万。
但自此之后,通用再也没有在世博会上创造出能相提并论的经典之作。两次经典之后的20年,通用都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速成长,到1980年代初更是走上辉煌的顶峰,但通用也逐渐让人觉得丧失了梦想和激情,一天天开始持续衰败。2009年更是濒临破产,上演了其百年历史上最心酸的一幕。
汽车的公众形象,也随着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的衰退不断恶化。在很多人看来,人类创造了汽车、使用着汽车,但却反被汽车所驾驭。正如那个经典的黑色幽默——火星人观测发现,地球上遍布着一种叫做“汽车”的生物,它们浑身冰冷坚硬,不吃饭只吃油,不排便只排废气,肚子里还有一种名为“人”的寄生虫。
直到2010年世博会,直到初次登上世博舞台的上汽携中国元素加入之后,通用开始找回梦想,上汽开始放飞梦想,人类开始逐渐实现梦想!双方携手打造的汽车馆,向人们庄严宣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未来交通则会让城市更美好。汽车不仅仅能拉近人们空间上的距离,更要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
这才是汽车馆从数百家场馆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科技、环保、和谐,这是我们每个人对明天的期许,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根本意义所在。上汽和通用紧密合作,用瑰丽的想象、先进的科技和精湛的控制,向世人展示了2030年的交通梦想,精确击中了参观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行愈简,心愈近,行至大同。
直达2030
2006年11月28日,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正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决定携手兴建汽车馆。作为制造业的代表,世博会汽车馆历来都会是参观者关注的重点,上汽集团餐ㄓ闷车馆也同样被寄予厚望,想让它像1939、1964年那样成为永恒的经典,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主题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出行难,成为上汽和通用首要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从上海世博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提炼出了11大主题。
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为汽车馆设定了“可持续性的动力移动系统”的城市交通系统目标,该系统以“电力化”、“车联网”、“自动驾驶”三大技术平台为强大支撑,共同铸就一个和谐统一的城市交通生命体,使交通难题远离城市。
为了得到更有力的专业论证,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邀请了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7位来自汽车、城市研究与规划、环境与能源、人类与社会学领域的院士和顶尖科学家共同参与讨论,并开展了一系列消费者调查。
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不再是只能由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但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能源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全球石油将在40年后消耗殆尽;2塞车现象日益严重,30%的汽油在堵车中白白浪费;3停车难;4交通事故频发,地球上每30秒就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5驾车不便,全球有4500万盲人不能开车,全球有6亿老年人出行不便……
消费者调查同样显示,仅仅出行有车,已经不能让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都市人感到满意,人们希望出行能够安全、绿色、快乐、有趣。
在融合了专家的意见和消费者调查结果之后,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认真评估了汽车业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将“可持续性的动力移动系统”目标进一步细化,最终得出结论:最迟至2030年,人类快乐出行、轻松出行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一个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的新世界即将到来。
如同当年的高速公路网一样,这也是一个严谨、科学的判断。电动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概念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强大的消费意愿、不断提高的消费者收入和节能减排的世界潮流,可能会让汽车出现诞生100多年来的最大变化——不再是以家庭为单元的“移动的家”,而是以个体为单位的“个人移动工具”,就像手机、衣服一样成为每个人的私人物品。
不仅如此,未来的城市交通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汽车与汽车之间都有无线信息连接,各种资源的整合构建起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彼时每辆汽车都是庞大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员,将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交通生活概念。
某种程度上,智能交通系统很像蝙蝠定位系统,能将接受到的局部信息迅速传递到整个网络,更好地将车流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内;各辆车也不再是独立运行,而将成为一个如深海鱼群似的整体——能够快速游动、随意变向,彼此之间却永不相撞。未来汽车所具备的3D智能导航系统,则像一个智能机器人,能与交通设施、其他车进行信息交流,自动引导汽车行驶,从而将我们从方向盘后面彻底解放。
一旦智能交通系统得以实现,当前一系列交通问题便迎刃而解。2030年,新能源汽车如果能达到50%,那么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将减少30%~40%,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25%~30%;“车联网”一旦成为现实,不但马路上将没有红绿灯,车流将像海里的鱼群一样自由穿梭,而且车辆能够自动驾驶,人类将从驾驶座上解放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并实现“零”碰撞、“零”事故。到那时,30%的急救病人将不再因为堵车而耽误治疗,每年将有5000万人避免交通事故伤害,我们可利用每天上下班途中的84分钟做任何喜欢的事情,而且每天还可以多陪伴家人15分钟,每月可多享受3天的轻松假期。汽车将成为移动的生活空间,它将能停在自家的阳台上,为每个家庭增加8平方米的移动客厅,彻底改写人类的时空观。
因此,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一致决定,汽车馆的主题确定为“直达2030”,用科技向世人展示2030年的交通梦想,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20年后的出行方便带给人们的生活变化。
“旋动”的魅力
主题确定之后,汽车馆的整体设计便被提上日程。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内部有舞台、巨形弧屏、动感座椅剧场以及水电油气声光影的各种设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它要拔地而起,成为企业馆区的标志性建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汽车馆主设计师、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现代都市院副院长戎武杰看来,自己的方案能在众多优秀设计中脱颖而出,归功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汽车馆应该是人类进步和文明自省的化身,要用现代的手法概括出汽车工业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这一理念得到了上汽、通用双方的高度赞赏,但如何将其表达出来却是个难题,无数方案的草图因此堆满了废纸篓。最终,设计师来自大自然螺旋形曲线的启发,将脑海中旋转、移动的意念凝固成缓缓上升的人类进步和文明自省的历程,勾勒出一条联系现在与未来的科技之路。
上汽集团餐ㄓ闷车馆的整体建筑象征着“通往未来之路”,其螺旋型外观设计寓意着承诺和进步,圆环状的场馆形体简捷得如同制造工业精确加工出的产品,闪亮的金属外墙材料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式语言。同时,设计师将汽车造型设计的手法融入建筑造型中,为展馆平添了一份工业感、时尚感、未来感和神秘感,将汽车的灵动、速度、优雅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结合建筑形状,设计团队将汽车馆命名为“旋动”,这个名称如同北京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一样,既能体现建筑特点,又简单、好记、朗朗上口。场馆的英文名则颇费了一番周折,最终定为“Revolution”,因为Revolution的词根含义是旋转,这非常贴合建筑的形式含义,也充满了自然升腾的力量;而Revolution的另外词义是“革命”、“变革”,这同样也切合汽车工业和全球在低碳、减排时代方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旋动”的设计方案理念精彩、内涵深刻,建筑本身也是当前工程设计科技的结晶。“旋动”为一栋四层建筑,局部五层。工程楼层层高为3.3m、3.2m、3.5m、10m和4.5m。总高24.5m,幕墙顶标高27.0m,平面为直径65m圆形,中部中央舞台跨度55m。考虑到空间要求和工程进度的因素,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全钢结构的体系,建筑的顶部设计由24根杆件交汇形成,为内部的主展演区提供了大型空间,结构设计还在多处采用了大跨度、悬臂和吊挂等技术手段来配合外部造型需要,并尽力使结构轻巧。
2009年4月17日,“旋动”正式奠基,但在奠基前就已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汽车馆距离地铁8号线不足10米,地基有三分之一与场地遗留的原上海船用锚链厂24层高层的银锚大厦重合。
“当时我们一看就傻眼了,地下简直是一个大型建筑垃圾场,遍布着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和大水泥块,勘察设备根本无法穿透建筑垃圾层。边上又是地铁,万一出现地基沉降、地铁震动,将是汽车馆的灾难。而且,汽车馆离黄浦江不到50米,施工团队必须在雨季到来前,即黄浦江水位上升前完成基础施工。”汽车馆建筑总监蔡云海回忆说。
地质情况的复杂,让大家一时都束手无策,包括设计院的方案也很快被事实证明无法实施。世博局先后三次组织专家对基础形式进行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地基加固+大底板基础”的方案,用分别对待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对于可利用的原基础条件,先将其基础底板破碎,然后采用直径800毫米的钻孔灌注桩;对于其余基础持力层为淤泥质的江滩土部分采用双轴搅拌桩均匀加固;考虑到两部分基础性质截然不同以及存在差异沉降的情况,天然基础采用梁筏式基础,加强基础的整体刚度,再沿地基分界线设置后浇带,减少差异沉降。
2009年8月26日,汽车馆主体结构封顶。它使用了3000多件可拆建的钢构件,主体钢结构总重约1400吨,其他辅助结构约400吨,直径达到55米的主展厅内完全没有钢柱。通过先进的空间三维激光扫描定位技术,不但保证了螺旋上升的锥体钢骨架的精度,还让汽车馆钢结构用钢量比原设计减少了500吨,并获得了上海金属结构最高奖——“金钢奖”。
“旋动”的外表采用高科技金属材料,上旋的倒锥形建筑体通过4000多块曲面异形铝板来包裹,充分表现了建筑完整形象和一气呵成的雕塑感,也让汽车馆有了生命、有了表情——通过对投影、LED、变色玻璃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旋动”表皮界面能产生丰富有趣的肌理变化,使汽车馆外观呈现出“步移景异”的奇妙景观,充满奇思妙想的“天使之眼”、“炫动舞台”、“未来之窗”则带给身临其中的参观者们意想不到的感官体验。它平日可以具备很强的随机性,但每当节日、活动来临之时,它又可以具备极强的主题性。
这4000多块铝合金板,虽然都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但上下两边的长度、弯曲弧度都是不同的,左右两边的长度、角度也有微小的差别,这种不同极其微小但又必须予以保证,因此施工难度极高。这些板采用了三维数字建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下料、成型、校正、焊接、铆接,将高级轿车前沿制造技术移植到了建筑工程中,使这一幕墙体系实现了建筑部品的产业化尝试。
为了体现汽车工业特征,铝板采用了汽车喷漆工艺,通过底漆、中涂和金属漆面漆及罩光漆,采用悬杯静电喷漆和烤漆工艺。正是这些造汽车的技术,使得汽车馆的幕墙严丝合缝、平滑光洁,真正成了一尊巨型工业雕塑。
“旋动”的魅力,同样体现在声场方面。尽管汽车馆是一个临时的场馆,但要给观众一个完美的视觉、听觉体验,声学环境要求很高。设计团队在声学设计上谨慎而仔细地采用集隔声、吸声、保温功能于一体的声学屋面系统,将声学处理措施与室内设计进行有效结合。为了避免展区平面接近正圆的体型会带来声聚焦等音质缺陷,声学在展区墙面进行了声吸收与声扩散处理。
13层的隔音门,就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为了保证汽车馆展演区的现场音响效果,上汽集团餐ㄓ闷车馆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隔声门。它由13层材料组合而成,是非标产品,当初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设计师及生产商,也没有成型的产品。最后是汽车馆自己想办法,与上海汤臣公司合作研发,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最终确定了这个13层的构造。剧场内一共有8扇隔声门,隔声效果能达到降噪50分贝,也超出了馆方的预期。
再如吸音板的设计,专业剧场使用的是木质材料,但在“旋动”这里碰到了难题——木质材料加工周期太长,而且不环保、甲醛挥发很厉害,也不能满足消防要求,不能形成均匀的弧度。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旋动”内部全部使用铝板,铝板的吸声材料一次压制而成,漆成黑色,上面再打上消音孔,在追求顶级音效的同时保证了没有回响、没有串音。
场馆内部更是精密复杂,以至于被人戏称为“不是在搞建筑,而是在造瑞士手表”。整个汽车馆上下4层,局部5层,再加上地下设备层和空中走道层,27.8米空间被分隔成7层,集成功能众多:主要建筑设施有高压变电、配电、照明、压力供水、消防喷淋、浓度报警、温度报警、声光报警、安全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网络、电梯、升降机、冷冻水、中央空调、排风、雾效、雨棚、泛光、LOGO等;主要展演设施有舞台灯光、舞台音响、中央控制、动感座椅、纱幕、喷雾、投影、升降屏幕、旋转舞台、概念车维护、LED大屏、除湿、媒体机、前后展品展项、灯带等;主要运营设施有闸机、信息屏、预约机、观众计数器、无线对讲、会议视频、会议音响、特殊活动设施、厨房设施、收银系统等。
更困难的是,内部不足3000平方米,要装下如此多的设施、要划分不同的区域、要上下左右相通、要避开不可逾越的巨型升降屏幕,而且建筑消防完全按永久建筑的消防标准要求。要在一个场馆内实现如此多的功能叠加,施工难度在整个世博会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但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如期完工。“旋动”不但拥有相对独立的前展区、主展区和后展区,还极其注重人性化,在小而复杂的空间里巧妙地设置了一条残疾人通道、一条预约人群通道,还在前展区设置了可以自动清点人数的闸机。由于馆内的“地形”的确复杂,不小心很容易迷路,上汽和通用还特地对运营服务人员进行了许多次的定向训练,让他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到达指定地点。
2010年3月,经过一年多努力,拥有最简洁形体、最纯粹质感、最尖端科技的“旋动”拔地而起,成为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的地标建筑。在两年一度的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选中,“旋动”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人性化的环保设施,从212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公共建筑优秀奖”,成为获奖名单中唯一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企业馆。
2030,行!
走入汽车馆内部,展开的则是一次梦幻般的未来之旅。
汽车馆的展演共分前展、主展、后展三个部分。前展区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多媒体长廊,在其中,参观者以时间为纵轴,在变幻多彩的光影世界中,重温过去上海高速发展的20年,体会城市的发展、繁荣、进步。“没油了”、“塞车”、“停车难”、“交通事故”和“我没法开车”5大主题区域将带领参观者看到经济尤其是交通发展背后的种种问题,引发观者对未来交通的思考。
穿过长廊,就到了汽车馆中最令人期待的主展部分——2010上海世博会首屈一指的沉浸式动感影院。它拥有4个高6.5米、宽38米、视角达到144度巨大弧形屏幕,还有482张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零延迟动感座椅,它们与主展影片《2030,行!》一起,形成了整个汽车馆最炫、最奇、最值也最难产的宝贝。
4幅巨型硬质升降屏幕,是让观众感动的重要手段。每个观众进去就面对独立的小剧院,能很快沉浸在影片的气氛当中,当激动人心的动感电影结束后,巨大的屏幕迅速下降消失,4个小电影院变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剧场并开始中央舞台的表演。这一设计在视觉与现场感受上带给观众巨大的震撼与惊喜,是汽车馆展演的一大亮点,也是在整个世博园区内能够体现“与众不同”的特殊表现方式。
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公司最初的设计是用5块平面软幕拼接成一幅大屏幕,但在谈判过程中偶然发现,软幕容易被路经的地铁振动,影响观影效果,而汽车馆离地铁只有10米。此外,在日本搭建1∶1的屏幕模型进行实际验证时发现:方案虽然具有上佳的视觉效果与沉浸感,但屏幕拼接所产生的角度(150度角)使画面出现明显的折线,极大地影响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因此,汽车馆方面希望使用弧形硬质屏幕,但日本供应商方面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依然无法满足要求。上汽和通用不得不在国内进行大范围的招标,最终确定使用新型材料铝蜂窝板制作屏幕,又在上海搭建了一个1∶1的剧院模型,不断验证修改,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零延迟动感座椅的选择也是一波三折。日本供应商最初开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逼得汽车馆只能自力更生、内部挖潜。在几乎找遍了国内所有动感座椅的制造商,研究了气动、液压等各种方案之后,最终找到了上汽集团下属的汽车座椅供应商延锋江森。延锋江森召集各方面专家,仅用一个多月就拿出了超出所有人期望的工程样品,而且价格仅有日方报价的40%,节省了上千万元的资金。这个座椅还申请了技术专利,让上汽在知识产权领域有所斩获。
但在动感座椅设计制造的最后关头,汽车馆又遇到一个严峻的抉择:482张动感座椅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费用,还是需要千万元级的预算,而通用当时正经历其百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处于破产的边缘,考虑到成本的巨大压力与效果的不确定性,通用中国最高领导提议取消动感座椅。但考虑到作为世博会内唯一的汽车馆,一定要在展演硬件方面体现汽车馆的特色,而且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享受,上汽的高层领导坚定地给予了支持,通过多次的会谈,最终让通用接受了上汽的意见。
类似这样的争执磨合,贯穿了汽车馆设计的每个环节。仅在座椅色彩上,设计团队就反反复复争论了几十个来回,考虑过蓝色、银海色等多种方案,最终选择了酒红色。在影片和动感座椅的配合方面也做了很多微调,反复寻找让人晕却又不能真的晕、要左右摇晃明显却又不能太过的平衡点,测试各种年龄段的人体会到的频率、节奏、幅度和角度,并特别考虑了老人和孩子的承受力。这一切的努力,终于造就了完美的体验,以至于在汽车馆首演结束之后,通用中国的高层领导抑制不住激动地表示:“上汽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我正确地跟从了这个决定。”
长达12分钟的动感电影《2030,行!》,更堪称汽车馆的“镇馆之宝”,它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提前20年置身于2030年的美景之中,是汽车馆工作团队3年淬炼的结晶。它以亲情为主线,用未来的故事触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都选择了影片来传递信息。无论是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概念陈述还是意境传递,使用现成素材是最容易的,表现形式也多半选用纪录片、简报,少数场馆会运用多媒体造光影情境,或是利用科技玩视觉魔术,很少能看到剧情片——对剧情片而言,30分钟就算短片了,所以电影长度总在90~120分钟之间。
但汽车馆从立项起就决定要拍一部剧情片,且不是简单的“四两拨千斤”——用小故事引申大道理,而是一部充满大场景、视觉壮阔的未来都市剧情片。中美合资的背景、东西文化的融合、两大企业集团的愿景、汽车企业所承载的社会使命、汽车技术的科学基础、城市建设的合理逻辑、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撼动人心的效果要求都要被体现,还要热闹有趣、感人落泪、影响深远、老少咸宜……更何况,故事发生在20年后的2030年,一切都要既真实又虚幻,既像梦境却又触手可及,还要在一部10分钟内的影片里交待完毕,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汽车馆从2008年底就开始创作电影故事,最终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启泰领军的2010RESOURCES中标。随后经过长达4个月、多达60版、全彩分镜图超过500张的艰难修改,5条故事主线被提炼为3条,10个人物浓缩成6个,3辆主题未来车增加到5辆,汽车技术亮点提高为27处,未来道路系统技术亮点确定为12处,大场景增加到8处。2009年9月2日,电影正式开机,2010RESOURCES画了400张美术设计原稿,制作了20000平方米的高均色绿幕布,2000平方米的蓝色幕布,14辆道具车,实景搭建12堂大景,出动外景拍摄16天,在影棚拍摄28天,演员人数超过1000人,拍摄现场工作人员120人,全片以4K超高清数位摄影机双机拍摄,修改了375版,直到2010年3月才完成剪辑。
影片讲述了3个爱的故事:一位中国男子与失明的女儿分开了;一个男孩与他的女友分手了;一位男子与他分娩在即的妻子分开了。主人公借助叶子、海贝和EN睼等未来汽车穿梭在美丽的城市中,在汽车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也因此拥有了更加完美的人生。
电影结束后,巨型弧屏荧幕迅速降落,4个剧场奇妙地幻化成1个环形舞台,中央舞台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渐渐升起,叶子、海贝和EN睼在蓝色光带的伴随下出现在舞台中央,让观众360度全方位欣赏。随后,观众步入后展区域,再次在模拟的未来城市场景中与电影中出现的概念车零距离互动。
首次出场的是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它是一辆“负排放”概念车,能模拟叶片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还可以模拟植物的生长模式,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动能,再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而它的4个车轮则是4个风力发电机,可以捕捉散逸的风能将其转变为电能,然后充入自身电池形成辅助电驱动系统,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拓展利用新能源。
通用集团研发的3辆EN睼概念车“骄”、“妙”、“笑”紧随其后,它们各具独特个性,强调了未来城市交通自由、环保的本质特征。它的研发理念体现了自由出行这一个人交通方式的核心诉求,整车长约1.5米,重量仅400多公斤,不足现有汽车的1/3,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现有停车面积的利用率,目前一个传统汽车的停车位可以容纳5辆EN睼。
电气化和车联网,是EN睼的两大技术亮点。通过整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EN睼奠定了新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了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兼容。在自动驾驶模式下,EN睼彻底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还能够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分析,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
最后是由上汽研制的拥有无人驾驶技术的概念车“海贝”,它是专门在市内磁悬浮系统行驶的概念车,车子的顶部和车门是全玻璃的,汽车进出轨道以及点火启动由摄像机、全息屏幕以及驾驶者的DNA进行认证。利用磁悬浮系统,海贝可以与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标准接口实现无缝连接,可以直接停靠在建筑物的表面,包括摩天大楼的某一层上。
上汽还将可伸缩的弹性薄膜技术应用于海贝车身,使之具备了很强的可伸缩性。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不仅仅是汽车,而是休息室、办公室、娱乐室“三室合一”的移动空间,而且能在不同功能之间自由转换,展现了人类对材料和空间的不懈探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