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相见,人事已非(1 / 2)
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相见,人事已非
这一刻,阿奴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三年,他原以为他已经能后稍稍冷静,可事实上一切都不在他的预算之中,他想象过各种情形,唯一没能想象到的便是这样一个淳歌的侧面。
“公子。”阿奴无意识的叫喊:“公子。”阿奴那一声声叫唤,一声高过一声,但是房中的淳歌却没有任何反应,阿奴的声音越发呜咽,最后化作了无声的呼喊。
“你叫什么?”林木瞧着异常狼狈的阿奴,没有半分的怜悯,冷冷说道:“你再怎么叫,他都不会听见。”
“为什么?”阿奴猛地抬起头,凝视着林木。
“他病了,又怎么会听得到呢。”林木嘲讽的望着阿奴,说道:“你们一家人恨不得他早些死了,如今他半死不活的样子,你们应该很高兴吧。”
阿奴的脸色剧变,声音略带哽咽,眼中更是无助,此时小旗子从房中走出,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别吓唬他了。”
“先生说,此刻他身体不适,实在不适宜见客,请三皇子殿下在青山书院呆上几日。”小旗子冷冷地说道。
“他的身体”阿奴的话还在嘴边,可这院子里的所有人便自顾自地离去了,似乎没有一个人会回答他。
一个不是很大的院落,阿奴却觉得他与淳歌的距离咫尺天涯,落寞萦绕着阿奴。他心中有一丝微微的心酸。
“三皇子殿下,请随老夫来。”司马舒适时地来到了院门口朝着阿奴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书叔原先本不知道阿奴今日回来,只是小院这边的动静有些大,他这才来看看,未曾想原是阿奴来了。
阿奴收敛了自己的情绪,既然淳歌要他去看书院,那他就去,看看这个倾注了淳歌心血的青山书院。
学者把书院看成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书院从萌芽之日起,就和学者“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创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学者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书院创建者总是把书院建在僻静优美的名胜之地。青山村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依山傍水也是个十分秀美的地方。书院既不同于作为一种统治象征的盤据城中的学宫,也有别于一般民间建筑,它映衬自然,构成了一独立整体。
青山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但由于重视地形的利用。依山而建。前卑后高,层层叠进,错落有致;加以庭院绿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阁点缀,山墻起伏,飞檐翘角,构成生动景象,与自然景色取得有机结合,因而收到“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效。
书院建筑虽较封闭,而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学者在其中把置身宁静闲适的大自然、寄情山水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宁静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
青山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群体意识的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书院都有包括讲堂、斋舍、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每个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局都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之中。
青山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院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落,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别,相应配置,不拘一格。
青山书院与其他书院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它的除了有书院中最重要的讲堂之外,在书院的两侧均由良田种植着五谷及药材,在讲堂的正后方还有一个练武场,供学子强身健体。书叔带着阿奴参观书院,还时不时地介绍学堂的特点。阿奴第一次知道青山书院竟不止是一个简单的闻到解惑的地方,他包含了天文地理,行军大战,农业耕种,商业交易以及医术的望闻问切,而且在每一个行业的授课上,青山书院都请到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授课。例如王公与夏之流会传授行商经验,秋神医会传授医术秘药。
在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青山书院都将涉及,却汇集了有苏最顶尖的行业翘楚传授经验,阿奴能想象得到在不就得将来,这个有苏最为厉害的各行各业人物都将出自青山书院,青山之名终有一日会扬名天下,无一家书院能再出其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