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侯府里,各有心思(2 / 2)
当着外人的面儿,玉璧的礼仪不会亏欠,萧梁点点头,冲她时神情也明显要和气得多,不再是从前那打量物件的眼神:“别紧张,一块坐着喝茶谈天罢了。”
“舍妹自小在家随意惯了,若有不周之处,还请老侯爷与萧兄见谅。”陈玉琢赶紧给玉璧背书,所以说有兄长在还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事儿陈玉琢会出面给她担待。
给陈玉琢一个大大的笑脸,玉璧心说有哥哥果然不一样,做独生女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萧梁点头带笑,招呼三个晚辈上马车,萧庆之则在一边感叹自己待遇比大舅子差远了。
到侯府下马车时,玉璧还来不及打量门庭,就看到了那俩扎眼的大红灯笼,此时离年节还远,怎么也不可能就挂红灯笼。一进门,先看到的是忙进忙出的侯府下人,见了他们进来,纷纷躬身行礼。
与此同时,暖厅里的萧张氏正在和儿子媳妇说着话:“贞娘,你是大家里出身,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至于子和,为娘知道你的心思,女人家的事也不用你管,只是别只听你爹的。”
对萧张氏来说,长子娶个宫女,她心里别提多乐意了,旁人满以为她会嫌陈玉璧出身低微,她心里却自有计较。再看向儿子和儿媳妇时,萧张氏眼神里满是幸灾乐祸的味道,心里却在想:“萧梁真是老糊涂了,咬紧不松口要把侯府传给子云,却给他娶这么个撑不起门面的媳妇,到时候就算是我不说什么,族里的长辈也不会肯。陛下赐婚又如何,在京中,哪家的公子王孙会娶个宫女做正室,满京城的人现在都看着笑话,偏还大张旗鼓地从正门迎进来。”
但萧应之心里却对母亲不甚认同,虽说他对侯府确实有野望,但也孝悌在先,再说他是个读书人,将来自会有功名,侯府虽说要争,却也不是这样不要脸面,拉着全家上下一块丢脸的去争:“母亲,孩儿明白。”
一旁徐贞如却直苦笑,婆婆不明白就算了,连夫君也跟着起哄,他们也不想想,她那大伯不但名正言顺,能力人脉都远比刚从云州来的夫君要强。就算没这些,光凭大伯和太子一块长大,由陛下亲自教导这一条,那也是荣华富贵没顶儿的大好前途。这样的大树,不巴着攀着,还离心间意,简直就是自断阳关道。
徐贞如到底是大家里出身,弯弯绕绕的比萧张氏和萧应之都看得明白,但她是做人媳妇儿的,婆婆和夫君说什么,她也只能顺应着。
帘门挑起,萧梁先进来,接着是陈玉琢和萧庆之,然后才是玉璧。
双方互相认识过后,大家都落座了,萧梁这才让人前去请族里的长者。萧张氏不冷不热地和玉璧说了几句话就不开口了,徐贞如坐在玉璧旁边,看着玉璧端茶放盏,饮茶说话,处处透着漂亮干脆。
萧张氏偶尔话里有话,玉璧只笑着离题千万里,却又挑不出错的应和,她当自己什么也没听出来:“老夫人说得是,陈州地薄人贫,物产也不丰,不过倒有一桩好,是个赏秋的好去处。每逢着秋来,山林尽染,气象高旷,不过叶落尽后山林空旷,鸟儿都寻不着一只……”
坐在她对面的萧庆之有点意外,这真是那个每天被他一逗就气得要跳起来咬他的丫头,母亲明明是说陈州穷山恶水自然不可能地灵人杰,也是在指她出身低微,连带还顺手压了陈玉琢一头。她明明听出来了,却眼光闪闪笑容明晃晃地跟母亲说陈州秋天的光景,这让萧庆之不由想入非非:“看来在这丫头心里,本侯爷不同于其他人。”
不久,萧家的长辈列坐,就像萧庆之说的,没谁为难她,就连萧张氏也不过暗暗地刺她一两句。今天来一是认人,二是商量一下陈家二老来了怎么接待,各地风俗不同,萧家的长辈这是为了避免到时候因风俗不同而产生什么不愉快。
谈完事儿还不到中午,萧梁做主请萧家的长辈到静庐去饮茶,本来按规矩,接下来玉璧得去听听未来婆婆萧张氏的垂训,不过萧梁一句话就把玉璧给捞了出来:“夫人与子和贞娘也一道去,今日静庐外有雪淞,在家里待着可看不到。”
萧张氏虽然心里有些不愉,但面上和和气气的答应,玉璧大大松了一口气,她真没想好要怎么跟未来婆婆相处。
但是,她这气儿还没松多久,一到静庐她就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在侯府让萧张氏垂训她,因为大公主也在静庐!
淳庆帝倒是把君臣父女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她却和大公主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看着大公主冷冷盯着她的眼神,玉璧就知道自己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