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立夏(1 / 2)

加入书签

div lign="ener">

自从安宁寺一行回来之后,宁安县九品主簿家里的气氛就变了。原来全家人的焦点在长女丽姐儿身上,现在焦点变成了还有五个月就临盆的林氏身上。

林氏依旧淡然,只是脸上总挂着微笑,那微笑很是耀眼,丽姐儿知道那是母性的光辉,和林氏看着自己时的微笑是一样的。

赵嬷嬷每天闲下来的时候都双手合十对着天念念有词,不是祈祷林氏母子平安,就是祈祷林氏顺利生产。丽姐儿是天天缠着林氏多散步,多运动。除了这个,她也不知道还能为林氏做什么。徐熹每天下衙就直接回家,原来在外面多少还有一些应酬,现在是全部都推掉了,老婆孩子最重要。

丽姐儿从安宁寺回来之后,也开始了启蒙教育。因为是女孩,又大病初愈,徐熹也仅仅是每天用半个时辰在上房里当着林氏的面给丽姐儿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什么的。徐熹从来没考察过丽姐儿学的怎么样,林氏也不在意。林氏在意的只是一天十二个时辰,丽姐儿都得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丽姐儿在功课上也没有展现什么超人的才能,爹爹在念,她也就跟着看看。只是将不认识的繁体字用同音字标示上,以免忘记。

后来爹爹的心思慢慢的都转移到林氏的大肚子上了,丽姐儿也体贴的说自己更喜欢照着帖子练字。徐熹对丽姐儿又是一番愧疚抱歉,觉得女儿太乖,这也不好。丽姐儿只好对徐熹说自己想先练好字,在继续学习深奥的知识,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徐熹听了女儿的话,吓了一跳,问这话是谁说的。丽姐儿天真烂漫的回答,是赵嬷嬷。丽姐儿一点都不害怕徐熹去问,因为赵嬷嬷确实对自己说过这话。

徐熹认为丽姐儿说的也对,就不勉强,反而因为丽姐儿有一种自学意识而兴高采烈。这一兴奋,徐熹就把欧阳询的《张翰帖》送给了丽姐儿。丽姐儿惊悚了,这不是什么拓本,而是真迹啊!蜀州望族徐家,就这么有家底吗?也没见家里吃得有多好,住得有多好,仆人也没有多少。自己不过一个四岁女童,想要练字,字帖就是名家真迹,将来要请状元来掌闺学吗?

其实,丽姐儿错了,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得嫡长女对一个显赫而清贵的世家意味着什么。在家中,嫡长女的地位和嫡长子是一样的,都身负着给弟妹作表率的作用。更何况,她是徐熹和林氏在仕途不顺与家族危机中,最危难的时候诞生的,这对一双刚刚新婚又经历了磨难的小夫妻来说,是快乐,也是希望。

要不是因为徐熹在这个贫瘠的小县城中当官以示低调,徐熹和林氏早就命人造绣楼了。当然,这些丽姐儿不知道,她知道得只是徐熹和林氏愿意在风雅上花银钱。比如面前丹桂刚刚送来的文房四宝,这些都是老坑翡翠的啊,爹娘就不怕她把这些弄坏了,给自己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自从丽姐儿开始以练字代替启蒙,林氏就更紧紧地盯着女儿。只要看出来女儿有一丝倦意,就马上让女儿停止,休息。这些在丽姐儿看来,心里都更加坚定的要好好活一世。这么好的父母,自己说什么也不应该辜负。

转眼,立夏就要到了,赵嬷嬷和丹桂开始挑鸡蛋,要煮立夏蛋用。邻里之间也开始串门子,讨要茶叶和米。依照习俗,要讨够七份才好。立夏前一晚,用七家茶叶加上花椒大料胡桃壳煮鸡蛋,煮出来的鸡蛋染上了茶色,微微带着咸味。立夏一早,用红糖和各色豆子熬煮讨要来的七份米,一家子就将“七家粥”和立夏蛋作为早饭。据说,在立夏这天吃了蛋,热天就不会中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