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极限的界线(1 / 2)

加入书签

“嘿嘿嘿!我在这儿呢!”胡想一刀看到班纳准备攻向军哥,连忙大喊。

他的声音果然把班纳吸引过来,转头看到胡想一刀的叫喊后班纳用力一跳就两步到了胡想一刀面前,大厅的天花板都被撞掉了很多。

轰的一拳,班纳原本打向胡想一刀的拳头打在了墙上。最外层的墙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高强钢凝泥墙。

胡想一刀躲开了班纳的拳头,一脚就踢到了班纳的肚子上。

师傅武长空说过,修炼是打基础积底蕴,战斗则是破极限升层次。不要轻易以高于对手的实力战胜对手,那样只是没有锻打过的铁。一定要以低于对手的极限力量去战胜对手,那才能把平常修炼的基础底蕴激发、提炼、升华。

置死地而后生,这是蜕变的一种。

就算你有十层功力,但你能用五层功力去战胜六层、七层甚至更高层功力的对手,那么你原来的十层功力也会得到提升。

这就是多数情况下为什么不一出手就倾尽全力的原因了。就算是高手对上比自己武功低的对手,他也不会以力取胜一招制敌。而是想要在对战过程中修炼、领悟,提升突破自己的极限和局限。除非试几下后发觉对手没那份值得如此做的能力。

不过就算高手压制自身实力对战,本身的经验和眼界也会让高手具备了高于对手的优势。

说了那么多,胡想一刀就是想到了他最欠缺的就是战斗中的突破,而此时就是一个机会。就象一堆金属矿石,粗炼在一起形成大概形状。却没有经过火烧水淬、捶打锻造。如今就是火淬锻打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胡想一刀终于发觉内心升起了从没有过的兴奋,一种想要一跃冲天从峰顶跳上云端的冲动。

一直以来胡想一刀都是静心修炼,打基础、沉淀、积累,就是道家的静。静如果是阴,那胡想一刀其实就是阴长阳少。所以胡想一刀必须要动来结合,阴阳结合才是正道。

不过动也要有动法,置死地也要有置死地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如果胡想一刀没有得到师傅武长空的指导,他也不会知道这些。

置死地、突破极限,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突破自己最大的承受能力。当然这也没有错。可是这就是最好的吗?武长空和胡想一刀说过,不是。为什么?因为那些人没有将其加入道的领悟。

易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这句话就隐含着一个天机,那就是遁去的一。五十只用四十九,那剩下的一呢?去哪里了?没有说。

道德经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这句话同样也是如此。三个十有三就是九,剩下的一呢?同样也没有说。这同样也是天机。

天机就在那里,已经暗示但不可明说。悟性高的人自然知道要去追寻其中奥妙,没悟性的人自然没有那份机缘。

道德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这个一,说是太一说是太极,又说是道,何尝不是说机缘?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如果中间不挖空,就无法插入轴滚动行走。器皿如果中间不挖空,又怎么可以盛东西?房子不空怎么住人?墙壁不开门窗怎么出入通风?实全为利,空无为用。

这些无一不证明了,虽然权限是最高承受界限,但是却不是最佳的突破界限。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可是大衍之数却只有五十。遁去了一成,又有多少人注意到?

所以胡想一刀的师傅武长空才说,要突破的话界限根本不是个人的最大承受点,而是比最高承受点要低的界限。

置死地而后生,是因为退无可退。或者退肯定死,进则有一步希望。

将这个界限降下来。明知还有后退的机会,明知还留有最后一丝搏命的力量,但却始终不去想那退路,不动用最后的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升华突破口。

比如十留一,将极限设置在九层上。永远留一层不用,如果九层解决不了,那就是死。而不是用到十层全力。

这是一个内外压力的状况。

在内,个人精神思想上的压力,压制住自身的明明有一丝生机的欲望。并且使用自身的力量压制自身力量,这是由内到外的压力和考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