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1 / 2)

加入书签

南华——荷兰圆桌会议协定震惊世界,西方人眼中一向孱弱的华人居然从荷兰的殖民统治下独立起来,成为亚洲第四个独立的国家。

前面三个是中国、日本和暹罗(泰国)。当时有人评论説,中国太大,人口众多,所以幸存;日本太强,是亚洲的唯一强国;泰国是英法缓冲区域,所以没被西方列强吞并。

而南华有一批华人精英分子,在庞大的资金支持下,用一支精良的部队打败了荷兰人,裂土为疆,更有血性武勇。

特别是爪哇海一战,南华大规模地使用飞机,更让列强忌惮。

虽然巨舰大炮思想深入人心,被南华打败的荷兰人的远征舰队对真正的列强来説不算什么,但列强看南华的眼光不由得多了几分异样。

俘虏营里面的荷兰兵心情高兴了,他們终于可以回家了。为了表示诚意,签订协议第二天,南华就宣布释放首批1000人荷兰官兵,让他們自由地度过圣诞节。

同时对荷兰战俘的管理宽容了不少,为他們提供了圣诞节礼物。在荷兰官兵眼中,冷酷残暴的南华人也多了几分好感。

当然,在荷兰政府没把那笔巨额贷款落实之前,大部分的荷兰官兵只能呆在战俘营了,乖乖地等待好消息了。

比荷兰人更高兴的是南洋的华人,美洲的华人,还有国内沿海地区的百姓,他們将从中收益。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説,南华的胜利更激起他們的敌视,因为南华实施的那一套很不合他們的口味,贫苦的青壮跑去南洋分田了,却忘记在家乡斗地主了。

特别是南华军最近以打击共产d为名,在爪哇大肆抓捕了大批爪哇的共党分子,这些人正在煽动普通百姓暴动,颠覆新生的南华政权。

实际上,就算南华不出手,过几年,那些异想天开偏偏又阴险狡猾的共党分子在爪哇煽动的暴动,也会被荷兰人镇压。

南华的出手之时稍稍提前几年而已,不过受此次风潮牵连,爪哇岛上的一些土著商人受到了冲进,遭到逮捕,并被没收财产。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商业联盟深受打击,企图组织暴动,却被早已警戒的南华军一举擒获,大量的爪哇叛乱分子被宣判劳改,正好接上了荷兰人离去后工作。

修公路、开发森林、挖矿成了他們未来的生命的主体,用他們的血汗为新生的南华贡献力量,成为一只重要的建设力量。

南华的做法后来被斯大林学了去,并且发扬光大,后来气势恢宏的五年建设计划就离不开数百万被劳改的罪犯,成为打败德国小胡子的重要法宝。

这是后话不提。

南华的出现,感受最深切的还是马来半岛的华人,他們的地位无疑提高了不少,至少那些马来土著不敢在肆意地看着华人,英国人的态度也多了些热情。

司徒美登在新加坡会见了当地的华侨,呼吁他們到南华去,做国家的主人。

南华有足够的资源供华人移民生存发展,并且没有歧视,要歧视也是歧视别人。

在荷兰人统治时期,对华人劳工实施苛刻的政策,不仅设定了诸多限制,还对每个华人征收人头税!

人头税是最恶劣的举动!

这也是为什么南华军对荷兰人下手那么狠的原因!

试想,华人工人只能在农场、矿场从事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把他們当做奴隶一样圈在一起,辛苦为荷兰殖民地贡献最后一滴血。

辛苦的工作,得不到报酬,还被征收100大洋一个人的人头税,真是让人发指的罪行。

但是没办法,为了一息生机,仍然有无数的华人出洋。

现在南华给以他們的待遇,简直天渊之别,怎么不让那些苦难的华工欣喜若狂。

于是乎,马来半岛的华人开始向南华转移,他們只需要买一张船票就可以抵达一个梦寐以求的新天地了。

新生的南华很需要大量的华人人口来巩固统治,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措施。

爪哇岛是南华组织移民的主要地区,因为这里的爪哇、巽他土著人口太多了,杀都杀不尽。

一万美国人甚至十万美国人是杀不光印第安人的,但美国举国迁移西进后,印第安人就成了珍稀物种。

华人的大量到来让爪哇的土著深感不安,他們或许会反抗,但无论如何,他們都阻止不了一个民族汹涌澎湃的求生意志!

到南洋去!

到南华去!

很快成了一句嘹亮的口号,吹响了华人进军南洋的号角!

南华粮行在中国南方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一千多万贫苦农民受南华粮行的影响,在南华粮行的组织下,大量的破产农民开始从广州、海防、厦门、汕头、福州等港口出发,向南华的驶去。

除了破产农民,一些在国内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商人也赶上了这趟热闹,跟在后面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除了下南洋,闯关东也是一种迁徙大潮。

在半年前结束的直奉大战中,胡子张被秀才吴一顿狠揍,灰溜溜地退出了山海关。痛定思痛下,胡子张苦练内功,从关内大量地接受移民,发展经济民生,貌似搞得也挺热闹的,可惜最后徒做嫁衣。

下南洋是一种伟大的趋势!用开天辟地来形容毫不为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民族的坚韧创造将会极大地震惊南洋,改变南洋,成为一股崭新而伟大的力量。??????

南洋的天变了!

司徒美登在新加坡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番后,兴冲冲地赶回雅加达,参加南华的正式开国的大典!

英美法意大利日等国的代表、威廉财团的核心人物、南洋华人的名望人物,齐聚雅加达,共同见证了这伟大的时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