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渤海讲法(2 / 2)
高继冲其实不想让任何一家成为所谓的国学,这和大汉独尊儒术有和区别?
就算是吕岩是高继冲的老师,就算吕岩极其推崇道术,而且有把高继冲往道术上领的意思。但是高继冲不能真的独尊某一家。
“正因为这样,我认为哲学至少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变,就是易。易经阐述的基本观点,就是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事件,而并非物体的本体。只是这个变化有快有慢而已。”
“哲学的第二大热点就是平衡,儒家因为更加注重运用,所以把它叫做中庸。但是我认为万物在变化之中,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就是变化的基本规律,而可能产生的异变。也就是同和异。同总是绝大多数,但是区别食物,确实靠异来实现的。”
“哲学不反对假说,更加不反对个人对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因为从客观上讲,没有这种创新和阐述,我们永远也得不到共识到底有多少。哲学确实只挑选其中被大家都认可的部分作为哲学主干。但是我们不反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高继冲在阐述对世界观,时空观,历史观之前,就相持阐述的哲学的基本观点。
吕岩是第一次听到高继冲阐明这一点。
高继冲在阐述世界万物关系,进化带来演变历史,演变带来的时空变化,这些其实都是道家的基本观点。但是又可以说是从易经和道德经开始之前,巫家的基本观点。
春秋之后,是因为巫家分裂之后,才形成的百家。
最开始,吕岩认为这是为了争取雾灵门的策略,但是很快,他就知道并不是。
高继冲把《易经》的基本分析法分为了阶段论和分类法。事件的演变分阶段,事件的属性用分类法进行归纳。
而道德经的基本观念,实际上分为了“理论”和“运用”两个方面。道德经认为理论是人的认识,它可以不抱任何定见,以事物演变的现实是一切的标准,也就是唯物。从个人要保持的态度就是“无”。
但光有理论是不够的,理论重要运用到实际,这就要有目的性的实际运用手段,这就是“有”。
当柴宗谊等人到的时候,高继冲已经开始讲系统论。
也就是说,要想把前人所有的这些理论进行整合,就要分为总体和局部两个部分,总体与局部形成一个个的系统,一个个的子系统组成母系统。只要母系统足够多,范围足够广,那么这个系统就越接近于天道。
系统论,其实是对天师府的阵道论的另一种通俗化的解释。只是它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因为阵道不过是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
因为高继冲是从《易经》和《道德经》开始,一直讲到道家和佛家各种理论和分析法、运用法。中间甚至引用了儒家和法家的基本理论。然后再这个基础上提出的系统论,这个提法一出来,几乎立即就被在场的所有人接受了。
而此时,前来听讲的人,已经不仅仅是天师府、红梅寺和雾灵门,也不仅仅是大周和渤海的官员,不管是学习科学的人,还是儒家和法家的学者。
渤海王在五龙山纯阳道场讲法,讲的并不仅仅对某一家有用处的法,而是天地至理。各家都能获得启发。所以凡是听说的人,都纷纷往五龙山赶。以至于渤海一师不得不开始收缩,在五龙山重兵把守,所有进入的人受到了严格的核查。
吕岩,只能苦笑。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能够控制的能力范围。
就算是高继冲以道家的基本理论作为核心又怎么样?哲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道家学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