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规矩变了,回赐没了(1 / 2)
“当,当,当……”景阳钟连响数声,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大朝会已经结束了议政部分,进入了下一环节,也就是朝拜仪式。
各国使节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跟在了礼仪司派来的主事身后。其实,这个环节也是大部分使节最为期待的,在朝拜仪式中,诸国的外交文书、贺表、贡物都将由礼仪司呈报给天子,为了彰显天朝气度,回赐也会当场宣布出来。
对各国使臣来说,这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一般来说,回赐的具体数量,都是由礼部事先定好的,但是在朝会上也可能发生变化。因为有个只增不减的原则,所以有变化是好事,具体变化多少,则要视皇帝的心情而定。
今年比较特殊,适逢大变,使臣们到了京城之后,礼部官员也无心多说,只是按照规矩将他们安置在鸿胪寺之后,就不管了。没有沟通,众使也都是懵懂,却都保持着乐观,因为他们可以确定,大明天子今天的心情一定不错。
正德要在朝会后举行二婚典礼,这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了,升官发财娶小老婆,这都是人生大喜,而且是不分国界种族的那种,这样的时刻,皇帝的心情能不好吗?
至于先前杀了不少人,其实也没什么影响,杀大臣,而且一杀就是这么多,说明皇帝正在回收权力,跟升官也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乌斯藏的那个喇嘛才那么大咧咧的,布达拉宫自大明开国年间就开始跟大明打交道了,早就总结出了规律。大明的士大夫虽然也很大方,但请他们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开国的两位强权君主对外藩也很大方,而且还是不收回报的那种。
现在的少年天子似乎正走在和开国先祖相同的道路上,而且,根据京城的传闻,这位少年天子还很有钱。听过了喇嘛的猜测,以打秋风为目的几个使者都是心如鹿撞,七分期待加上三分忐忑,心情就象马上要揭开盖头的新郎官一样。
“朝鲜国王李懌敬奉大明父皇帝……”按照远近和亲近程度,第一个宣读的是朝鲜国书,从一开始的称谓,到整体内容,体现出的只有两个字:谄媚。闵政浩很好的体现了朝鲜精神,面对强者的时候,高丽人是没有下限的。
他这边起了个高调,其他使臣都有些傻眼。打秋风肯定是要说好话的,但是,也得有个限度啊,脸可以不要,但总得留块遮羞布什么的才好啊!可朝鲜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压根就是脱光了趴在地上,五体伏地的表示臣服了,这也太不要脸了。
就算想讨大明皇帝的欢心,多捞点回赐,也不能一口一个爹,叫的这么开心啊!最重要的是,他把基调搞得这么高,等下大伙儿还怎么混啊,真是太可恶了。
这帮人望向闵政浩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不止他们,就连大明的那些官员也都是翘舌不下。早听说冠军侯把棒子们祸害的够呛,现在看来还真是,经过他的调教后的棒子,这叫一个服帖。
这只是个开头,使臣和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震惊的太早了,棒子可不光是会甜言蜜语的喊爹,他们也一样会做事。
“为表示敬意,朝鲜以土特产入贡……上等高丽参一千颗,秀女八百名,金八千,银八万……”礼仪司负责宣读那位主事眼睛开始发直,从开国时起,大明跟朝鲜打了多少次交道了,从来就没见那个穷邻居这么大方过。
放在从前还比较容易理解,双倍回赐,入贡越多,得利就越多,但现在规矩变了,而且朝鲜人是知道的,以土特产为名入贡,那么回赐也是土特产。随着天津工业区的扩大,京城土特产正在急剧贬值当中,所以,清单上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贡品,一点折扣都不打的!
官员们的眼神都变了,关注的目标也变了。让人服软说好话很容易,当初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时候,对方每次一撑不住,就会派人来诈降,也是好话说尽,结果大隋一退兵,他们立刻就翻脸不认账,由此可见,半岛居民向来没信用。
可现在,这贡品委实不算多,但以朝鲜的贫瘠,想要凑出来,一样得砸锅卖铁才行,最神奇的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不要回赐,这就难能可贵了。冠军侯的调教手段果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让人叹为观止。
“……朵颜卫指挥同知花当敬献,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没等其他人琢磨过味来,朵颜部贺表就被念出来了。有了朝鲜带来的震撼在先,朵颜部以草原特产为主的贡品就不显得多稀奇了,让人惊异的是国书中的称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