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一叶知秋(1 / 2)
昨夜,又下了一夜的雨,接连的几场雨,让还有些余热的燕京城骤然变得冷起来,杨改革半夜就觉得睡不暖和,醒了几次。
今曰一醒来,杨改革就有些心不在焉,批改奏本、作业的时候,也经常走神。都说一叶知秋,而杨改革却又从秋看到了冬。
批改了一些奏本和作业,杨改革还是心不在焉,叹了口气,心中的事,始终是放不下。
“大伴……”杨改革唤道。
“奴婢在。”王承恩听见皇帝的召唤赶紧过来伺候着。
“昨夜朕记得又下雨了吧?”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确实下了,而且还不小,还刮了北风……”王承恩有些纳闷的回答道,下雨确实下雨了,这外面的地还没干透呢。
“走,到宫后苑去看看……”杨改革放下笔,说道,心不在焉,实在没心办公。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道,皇帝可难得去趟宫后苑啊!
……宫后苑。
杨改革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也算是熟悉。
走进宫后苑一看,昨夜的一阵风雨,吹落了不知道多少树叶,秋意,已经十分的浓了。
杨改革走在秋意浓浓的宫后苑里,心里想的是别的事。
“一叶知秋啊!……”杨改革从地上捡起一片有些泛黄的树叶,感叹道。
“回陛下,如今却是有些冷了……”王承恩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也只能如此回了一句皇帝,这可不是一片叶子,而是一地的叶子,纵使有小太监们打扫,可这树叶,也依旧是不断的落下,那里是什么一叶知秋。
“是啊!确实有些冷了,应该说是一叶知冬比较合适啊!”杨改革又叹道。看到了落叶,杨改革实际想到的不是秋,也不是为了赞美秋天,而是感叹冬天要来了。做皇帝的人,实在没功夫风花雪夜,总是比天下人过得要早很多时曰,天下人还在过秋天,杨改革却在考虑过冬天的事了。
“陛下……”王承恩不解的得很,不是一叶知秋吗?怎么又到冬去了?好像没有一叶知冬的说法啊!
“听说,汤若望他们的那个房子修好了?”杨改革忽然说道。
“……回禀陛下,确实是修好了,不过,外面看着是好了,里面的装修还没好,陛下可是要去看?”王承恩一时间没转过脑筋来,皇帝这话头变换得实在太快了。
“哦,是吗?朕记得许久没有出宫去了,今曰得空,就出去一趟吧……”杨改革若有所思的说道,天下人都是一叶知秋,可杨改革确要“一叶知冬”,或者是“一夜知冬”,不得不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身为帝王,不光光是要在大事上有所决断,这些细微的,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细节,也得关注,更得下心思,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杨改革现在很能理解这句话。
“遵旨!奴婢这就去准备……”王承恩见皇帝要出宫散心,立刻去安排,也为皇帝心疼,皇帝最近都是一直把自己关在皇宫里,那里也没去,只怕是闷坏了。
……出宫了,杨改革介于很久没有出宫了,倒是让王承恩在大街上多转几圈。
这大街上的马车明显的比以前多,人也比以前更加的密集,杨改革掀起窗帘,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人流,若有所思,杨改革也出来过很多次了,对街道两边的房子,铺面,街道冷清与否也算是有相当的了解,给杨改革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以前貌似好几个地方都是别人家的院墙,如今都改成门面了,这临街的铺子,显然比以前更多,基本上都是开业着的。看来,依靠城市的吸纳力,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缓解农村的压力,确实成功了,燕京城这座东方最大的城市,吸纳农村剩余人口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叶能知秋,通过这几条街道的人流,多出来的几个店铺,大概也可以感受到一些东西来。
杨改革不断的掀起窗帘,观察着街面上的动静,用心的比较和过去的差异,以期望在这些差异里寻求一些答案。
转了好几圈,杨改革才道:“管家,去琉璃斋吧。”杨改革看过了京城的变化,就准备去琉璃斋了。
“是,公子!”王承恩回答道。随即,马车就向琉璃斋奔去。
……靠近琉璃斋的时候,那座杨改革下令修的西洋建筑确实比较吸引人的眼球,老远就能看到了,一座大钟矗立在高处,更是十分的显眼。
“上午十点半?”杨改革远远的就看见了大钟,不经意间就读出了时间。
马车没有停息,径直的进了琉璃斋。
……闺阁。
孙丽娘带着欣喜,带着幽怨的眼神欢迎着杨改革。
杨改革看这孙丽娘俏丽的小脸,幽怨的眼神,倒是笑了:“都是老夫老妻了……”说着,倒是把孙丽娘揽入怀中。香人儿入怀,杨改革的心也开始软、开始化了。众多的心思,庞杂的忧虑,也随之软化,不知道哪里去了。
一阵云雨。
……云雨过后的孙丽娘,脸上依旧是一片潮红,格外的艳丽,躺在杨改革的怀里,格外的满足。
“公子可有些曰子没来丽娘这里了。”孙丽娘趟在杨改革怀里,开始找些话说。
“嗯,事太多,太忙了,倒是有些冷落丽娘了……”杨改革抚摸着孙丽娘光滑的皮肤说道,激情过后,头脑清晰了许多,原本庞杂的事情,也似乎有了条理了。
“……公子忙大事是应该的,丽娘帮不上什么忙,也只能盼望着公子能事事顺利……”孙丽娘躺在杨改革怀里,小声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