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斗智(1 / 2)

加入书签

双方第一次交锋以毛杰技高一筹而胜利告终。()但是双方胜利的没有轻敌,失败的也没有太过在意。双方都在努力的积攒自己的实力,争取给敌人致命一击。

对于毛杰的分兵之策,开始的时候,太史慈很是被动,只能被蜀军牵着鼻子走,兵临分散,实力被削弱,而且毛杰还时不时的派出一些部队进行埋伏,将剿灭小股秦军。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太史慈终于想出了破解之策,既然敌军的目的不是攻取那些地方,而是牵制秦军,分散其兵力。于是太史慈决定,每次派出去增援的部队都有一员大将带领,其目的不是为了增援,而是直接选择,迎击蜀军的部队。

就这样双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来回回的进行进攻、增援、交战。双方各施奇谋,互相算计,也各有得失,整个战斗进行下来,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有人会问,为什么魏延对战毛杰时,能够连战连胜,而换成太史慈的时候,却不能了呢?

我们不敢说魏延与太史慈谁更厉害。但是在毛杰与魏延对战时,毛杰首先轻敌,不把魏延所部这点兵马放在眼里。其次,毛杰急于求胜,不够冷静。最后,毛杰对于魏延的能力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才会被魏延算计数次,三战三败,若不是最后能够力挽狂澜,恐怕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而对战太史慈时,毛杰已经静下心来,不再急于攻取征北城,同时他利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查秦军的战斗力,研究太史慈等秦军大将的性格、能力。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能够完全吃透,但多少还会有一丝的了解,同时针对这些性格、特点来找出应对的办法。因此在沉寂了一个月之后,毛杰虽然率先出手,却能够抢占先机,将太史慈弄得团团转。

太史慈通过魏延的战报,对于毛杰这位蜀国战神的能力很是怀疑,但是经此一战之后,太史慈开始重视起他的对手来。

在短暂的交锋之后,真正的大战就要来临了。不是人们希望的大决战,而是一场斗智的大决战。双方不再局限于在征北城的战斗,而是发展为整个巴州与蜀国边界的大决战。一城一池的得失早已经不重要,却又非常重要。说他不重要是因为一城一池的得失有时候对于战场的形势起不到任何作用。往往为了一个战略目标,双方都会选择放弃很多城池。同时一个城池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往往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会成为最终决定双方命运的节点。总之,在这场国运之战中,双方主将都不敢有一丝的犹豫,一丝的马虎。每一个决定都是慎而又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